- 宁波概览
2013宁波概览
编辑:宁波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
Edit by:Ningbo Municipal Statistics Bureau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Ningbo Investigation Team
目录
开篇语
历史沿革及简称
历史沿革 宁波简称
宁波概况
地理位置 地貌结构 气候条件 区域面积 水文状况 行政区划 宁波精神
城市口号 市树市花 宁波市民文明守则
人口与就业
人口规模 人口自然变动 人口机械变动 婚姻状况 计划生育 劳动就业
综合实力
地区生产总值 财政收支 宁波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的比重 宁波的一天
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 投资结构 经济主体结构
美丽新农村建设
农业生产 农业产业化 百千工程 农业旅游 农房“两改” 农民保障
农村体育事业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 行业结构 轻重工业 工业效益 创新转型 高新技术产业 建筑业
服务业
行业构成 商品销售 商品零售 银行业 证券业 保险业 交通运输
航空运输 铁路运输 城市公交 房地产业 会展业 旅游业
东方大港
发展历史 自然条件 港区概况 集疏条件 港口生产 港口建设
内外联动
对外贸易 贸易结构 产品结构 利用外资 对外合作 服务外包 国内合作 对外友好城市
科技教育
技术中心 专利授权 科研成果 品牌建设 教育概况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人才建设
人民生活
居民收入 居民消费 居民信贷 耐用消费品 市场物价
社会事业
文化 体育 卫生 城市建设 社会保障 慈善事业
生态建设
环境保护 资源利用
平安建设
安全生产 食品安全 人民调解 信访投诉
统计表
2012年宁波主要经济社会指标一览表
2012年各区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2012年各县(市)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2013年宁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一览表
统计图
经济发展
社会事业
人民生活
2012年宁波大事记
开篇语
2012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克难攻坚,深入实施“六个加快”战略,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好”的总基调,有效落实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经济运行稳中缓升,质量效益逐步提升,创新转型有效推进,民生保障持续加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在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2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8547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3541美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36.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25.5亿元,分别增长7.3%和10.3%;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02元,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475元,增长11.8%;港口货物吞吐量4.5亿吨,增长4.5%,集装箱吞吐量1567.1万标箱,增长8.0%。
历史沿革及简称
历史沿革:宁波的历史可以上溯到7000年以前,河姆渡遗址的发掘,证明宁波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之一。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宁波的名称为“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鄮、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公元821年,明州州治迁到三江口,并筑内城,标志着宁波建城之始。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一直沿用至今。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设宁绍台道,驻宁波。
1949年5月浙东解放,鄞县城区建置宁波市,城区为宁波专署驻地。1983年撤销专署,实行市管县体制。1986年宁波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计划单列市。1988年3月批准为有制订地方性法规权限的较大的市。1994年宁波发展为中国副省级城市。
宁波简称:宁波简称“甬”,早在周朝已有此称。“甬”字是古代大钟的一个象形字,在鄞、奉两县的县境上,山的峰峦很像古代的覆钟,故叫甬山,这条江就叫甬江,这一带地方就称为“甬”地。
宁波概况
地理位置:宁波位于东经120°55'至122°16',北纬28°51'至30°33'。地处我国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市的嵊州、新昌、上虞,南临三门湾,并与台州的三门、天台相连。
地貌结构:宁波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市区海拔4-5.8米,郊区海拔为3.6-4米。地貌分为山地、丘陵、台地、谷(盆)地和平原。全市山地面积占陆域的24.9%,丘陵占25.2%,台地占1.5%,谷(盆)地占8.1%,平原占40.3%。
气候条件:宁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全市的多年平均气温16.4℃,平均气温以七月份最高,为28.0℃,一月份最低,为4.7℃。全市无霜期一般为230天至24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80毫米左右,五至九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850小时。
区域面积:全市陆域总面积981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2461平方公里。全市海域总面积为9758平方公里,岸线总长为1562公里,其中大陆岸线为788公里,岛屿岸线为774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三分之一。全市共有大小岛屿531个,面积524平方公里。
水文状况:宁波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河流有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余姚江发源于上虞县梁湖;奉化江发源于奉化市斑竹。余姚江、奉化江在市区“三江口”汇成甬江,流向东北,经招宝山入东海。
行政区划:宁波辖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鄞州6个区,宁海、象山2个县,慈溪、余姚、奉化3个县级市。共有78个镇、11个乡、64个街道办事处、533个社区、106个居民委员会和2567个村民委员会。
行政区划和陆域面积 单位:个、平方公里
| 镇 | 乡 | 街道办事处 | 社区和 居民委员会 | 村民委员会 | 陆域面积 |
全市 | 78 | 11 | 64 | 639 | 2567 | 9816 |
市区 | 22 | 2 | 41 | 387 | 797 | 2461 |
海曙区 | 8 | 76 | 29 | |||
江东区 | 8 | 74 | 34 | |||
江北区 | 1 | 7 | 57 | 93 | 208 | |
北仑区 | 2 | 1 | 7 | 46 | 213 | 599 |
镇海区 | 2 | 4 | 29 | 60 | 246 | |
鄞州区 | 17 | 1 | 7 | 105 | 431 | 1345 |
县级市 | 56 | 9 | 23 | 252 | 1770 | 7355 |
余姚市 | 14 | 1 | 6 | 55 | 265 | 1501 |
慈溪市 | 15 | 5 | 78 | 297 | 1361 | |
奉化市 | 6 | 5 | 35 | 355 | 1268 | |
象山县 | 10 | 5 | 3 | 44 | 490 | 1382 |
宁海县 | 11 | 3 | 4 | 40 | 363 | 1843 |
宁波精神:诚信、务实、开放、创新
城市口号:书藏古今,港通天下
市树市花:宁波市树为樟树。市花为茶花。
宁波市民文明守则: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二、遵纪守法,维护公德。三、讲究卫生,美化环境。四、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五、关心集体,爱护公物。 六、尊师重教,勤奋学习。 七、相信科学,移风易俗。 八、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九、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十、艰苦奋斗,建设宁波。
人口与就业
人口规模:截至2012年底全市拥有户籍人口577.7万人,其中市区226.1万人。按户籍分农业人口366.3万人,占63.4%,非农业人口211.5万人,占36.6%;按性别分男性288.3万人,占49.9%,女性289.4万人,占50.1%。
2012年末各县(市)、区户籍人口数
地区 | 人口 | 人口密度 |
| 577.7 | 589 |
海曙区 | 29.9 | 10305 |
江东区 | 27.9 | 8214 |
江北区 | 24.1 | 1160 |
北仑区 | 38.3 | 640 |
镇海区 | 22.8 | 926 |
鄞州区 | 83.1 | 619 |
余姚市 | 83.4 | 556 |
慈溪市 | 104.2 | 766 |
奉化市 | 48.4 | 382 |
象山县 | 54.0 | 391 |
宁海县 | 61.6 | 334 |
人口自然变动:2012年全市出生49998人,人口出生率为8.65‰;在出生人口中,男性为25937人,女性为24061人,出生人口中的男女性别比为107.8∶100。人口死亡率为6.5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9‰,比上年上升0.13个千分点,已经连续15年低于5‰。
人口机械变动:2012年全市迁入人口47704人,迁入率为8.3‰。其中从省内迁入25619人,从省外迁入22085人。迁出人口39715人,迁出率为6.9‰。其中迁往省内28056人,迁往省外11659人。人口净迁入7989人,净迁移率为1.4‰。
婚姻状况:2012年全市共办理内地居民结婚登记53579对。其中办理涉外及华侨、港澳台居民结婚登记142对;办理离婚登记14874对,其中办理涉外及华侨、港澳台居民离婚登记19对。
计划生育:2012年全市计划生育符合率为96.4%。全市共有81844人得到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有5133人得到特别扶助,市、县两级财政累计发放奖扶专项资金达4.4亿元。今年,按国家要求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5264人次,7个国家试点地目标人群检查率达到92%。全市各级为外来育龄妇女免费提供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2.5万例,查孕查环105.3万例,免费生殖健康检查服务16.5万人次,提供优生健康咨询4.4万人次,发放种类避孕药具175.4万余人次。
劳动就业:2012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5.2万个,比上年增长2.7%,7.3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2.4万人,分别增长17.4%和30.5%。全年人力资源市场提供岗位196.9万个,求职登记数109.1万人次。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3.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5%,处于历史低位水平。
2006年以来宁波城镇登记失业率 单位: %
年份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 3.31 | 3.16 | 3.31 | 3.16 | 3.03 | 3.44 | 2.55 |
综合实力
地区生产总值: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52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
2006年以来宁波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年份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
地区生产总值 | 总额 | 增速 | 总额 | 增速 | 总额 | 增速 | 总额 | 增速 | 总额 | 增速 | 总额 | 增速 | 总额 | 增速 |
2874.4 | 13.6 | 3418.6 | 14.7 | 3946.5 | 10.3 | 4329.3 | 8.9 | 5163 | 12.5 | 6059.2 | 10.0 | 6524.7 | 7.8 |
财政收支:2012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25.5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02.2%,比上年增长10.3%,加上中央财政收入后,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536.5亿元,增长7.3%。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828.4亿元,增长10.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9.0亿元,增长34.8%;农林水事务支出72.2亿元,增长24.6%;教育支出141.7亿元,增长20.4%;医疗卫生支出56.4亿元,增长19.5%;科学技术支出32.4亿元,增长15.1%。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进一步压缩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全年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7.9%,增速比上年下降3.9个百分点。
宁波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的比重
生产总值占全省的18.9%
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17.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的17.2%
自营出口额占全省的27.4%
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21.8%
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的21.1%
宁波的一天
生产总值(GDP) | 178270万元 |
工业增加值 | 86613万元 |
服务业增加值 | 74809万元 |
固定资产投资 | 79273万元 |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 44713万元 |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 19822万元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63642万元 |
外贸自营出口额 | 16788万美元 |
外贸自营进口额 | 9598万美元 |
港口货物吞吐量 | 124万吨 |
集装箱吞吐量 | 4万标箱 |
旅客运输量 | 77万人 |
全社会用电量 | 14046万千瓦时 |
其中:工业用电量 | 10508万千瓦时 |
城镇新增就业岗位 | 415个 |
授权专利 | 162件 |
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2012年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516.7亿元,增长6.0%,其中工业增加值3170.0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38.0亿元,增长10.9%。三次产业之比为4.1∶53.9∶42.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2012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01.4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0.9亿元,下降40.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22.2亿元,增长22.2%,其中工业投资完成817.2亿元,增长22.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068.3亿元,增长22.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84.4亿元,增长17.1%。
经济主体结构:截至2012年底全市累计实有内资企业171492户,注册资本6860.2亿元,其中私营企业154285家,注册资本4042.1亿元。个体工商户359951户,资金额199.9亿元。
美丽新农村建设
农业生产:2012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其中农业200.0亿元,下降0.3%;林业11.4亿元,下降2.4%;畜牧业65.9亿元,增长4.9%;渔业137.5亿元,增长3.7%;农林牧渔服务业5.7亿元,增长8.4%。受天气影响,粮食产量有所下降,全年粮食总产量85.7万吨,下降4.9%。席草、葡萄、杨梅等经济作物产量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5.3%、7.2%和16.0%;生猪生产平稳,完成猪肉产量15.7万吨,增长5.9%。
农业产业化:2012年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家,累计273家,其中产值(销售额)上亿元的达91家。年末市级龙头企业已获国家农产品名牌13件、浙江省名牌65件。新增农业产业基地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64家,全市103个农业产业基地全部完成验收。新增现代农业园区63个,实施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技改项目53个,完成技改投入2.6亿元。新启动市级科技示范园区42个累计289个。
百千工程:2012年全市共投入“百千工程”资金11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4.2亿元。
建成全面小康村45个,累计达到479个;启动培育中心村24个、特色村27个、精品线7条,创建市级幸福美丽新家园建设先进乡镇10个。
农业旅游:2012年新增市级农家乐特色村3个,累计35个,新增农家乐休闲旅游示范点15个,累计91个,共接待游客1719万人次,营业收入17.2亿元,解决农民就业4.3万人。
农房“两改”:2012年新批准实施农村住房制度改革13个;全市开工改造建设农村住房9.5万户,已完工4.6万户,面积633万平方米,全年完成建设投资194亿元。四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农房建设项目资金600亿元,完成农房改造建设面积2500万平方米。
农民保障:2012年全市参合农民为292万人,参合率达到95%以上,全市人均筹资565元,其中各级财政人均补助达到405元。2012年1月起全市城乡低保制度接轨,在全省率先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城乡一体、标准一致”。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参保品种达到20个,参保户数13.7万户,保额达37.6亿元。
农村体育事业:2012年底,全市行政村累计新建健身路581条。目前全市各类行政村健身路径覆盖率达到100%,100%的行政村拥有身边的体育设施。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2012年全市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5843.9亿元,增长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1962.1亿元,增长1.3%,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5.5%。
行业结构: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产值前十位的行业共完成总产值8710.6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2.8%,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完成总产值1568.6亿元,产值居各行业之首;汽车制造业增长16.8%,增速居前十位行业之首。
轻重工业: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轻工业完成总产值3419.3亿元,比上年增长4.5%;重工业8542.8亿元,与上年持平。轻重工业之比由上年的1︰2.6变化为1︰2.5。
工业效益: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132.5亿元,比上年增长5.0%;实现利润520.3亿元,下降15.2%,实现利税总额1057.5亿元,下降8.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为264.6分,比上年降低15.3分。亏损额73.9亿元,上升72.6%,亏损面为16.5%。
创新转型: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4%,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实现新产品产值2415.0亿元,增长10.4%,快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9.1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达20.2%,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31.0亿元,增长4.0%,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2.7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2012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9家,市级科技型企业261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3家,省级创新型示范企业4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新认定市级重点实验室2家,新增市级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1家。截至年末,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930家,市级科技型企业563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74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12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8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和创新型企业16家,省级创新型示范和试点企业52家,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56家。
建筑业:2012年全市完成建筑业产值2510.5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增速位居全省第一,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4.8个百分点。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572.3万平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047.8万平米。
服务业
行业构成:2012年全市服务业主导行业带动有力,占比居前的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表现突出,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4.9%、12.6%、7.2%和7.4%,四个行业合计对服务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69.5%。在服务业内部结构中,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为25.8%;金融业为18.3%;房地产业为10.5%;交通运输仓储为10.4%。
商品销售:2012年全市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06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其中限额以上商品销售居前3位的商品类别为金属材料类、化工材料类和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分别为1858.8亿元、1492.6亿元和999.2亿元,增速分别为1.9%、12.5%和24.6%。
商品零售:2012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9.3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批发业零售额实现174.2亿元,增长31.3%;零售业零售额实现1941.8亿元,增长14.1%;住宿业零售额实现32.0亿元,增长5.2%;餐饮业零售额实现181.3亿元,增长17.7%。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954.9亿元,增长14.9%,增速慢于农村2.8个百分点,占整个消费品市场的比重达83.9%;农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374.4亿元,增长17.7%。
银行业:201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98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1602.3亿元,增长11.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1961.0亿元,增长12.0%。全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净利润266.5亿元,增长8.1%。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合计为144.7亿元,比年初增加49.9亿元,不良贷款率1.2%,比年初上升0.3个百分点,贷款质量整体保持平稳。年末全辖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60家,其中政策性银行3家,大型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1家,城市商业银行11家,邮储银行1家,外资银行5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9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2家,非银行金融机构3家。
证券业:2012年全市证券成交总额14494.9亿元,比上年下降6.9%。其中股票和基金成交9856.2亿元,下降29.0%,证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69.7亿元,下降12.3%。期货代理交易量6166.4万手,代理交易额41991.5亿元,分别增长183.7%和59.8%。年末证券投资者开户93.2万户,增长4.7%。年内新增期货营业部4家,年末全市共有58家证券营业部,2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1家期货公司和31家期货营业部。年内新增上市公司5家,实现融资51.6亿元;上市公司总数达到43家。
保险业:2012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16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6.2亿元,增长11.6%,人身险保费收入78.5亿元,增长10.0%。赔款和给付支出64.3亿元,增长33.4%,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51.9亿元,增长38.5%,人身险赔付支出12.4亿元,增长15.4%。
交通运输:2012年完成全社会客运量2.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4%,其中公路客运量2.7亿人次,增长4.4%。完成全社会货运量3.3亿吨,货物周转量2071.0亿吨公里,分别增长4.4%和5.9%,其中公路货运量1.7亿吨,货物周转量302.6亿吨公里,分别增长8.4%和7.5%,水路货运量1.4亿吨,货物周转量1768.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2.5%和4.7%。
航空运输:2012年全市完成机场货邮吞吐量9.1万吨,比上年增长6.4%;民航旅客吞吐量达到526.7万人次,增长5.0%。全年飞机安全起落达44924架次,增长1.9%。
铁路运输:2012年全市铁路旅客发送量1118.7万人,比上年增长1.1%;货物发送量1924.1万吨,下降11.3%。
城市公交:2012年全市公共交通体系进一步优化,年内新辟、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08条,共有66条公交线路实行早班提前晚班延时服务;更新、投放公交车1220辆,其中天然气公交车520辆,是前两年总和的1.5倍,运力总规模超过6千标台。2012年全市公交完成客运量6亿人次,增长3.5%。
房地产业:2012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84.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住宅施工面积3362.1万平方米,增长16.2%;房屋竣工面积839.9万平方米,下降0.3%,其中住宅530.6万平方米,增长9.5%;商品房销售面积590.2万平方米,增长12.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58.7万平方米,增长33.9%。
会展业:2012年全市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282个,比上年增长28.2%,展览总面积达179万平方米。专业会展场馆举办展会活动66个,县级以上举办商务性会议(论坛)77个,举办节庆活动55个。
旅游业:2012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8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4.8%。接待入境旅游者116.2万人次,增长8.2%;旅游外汇收入7.3亿美元,增长12.1%;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5748.3万人次,增长11.0%;国内旅游收入816.4亿元,增长15.2%。年末全市共有星级饭店170家,其中五星级19家;4A以上旅游景区29处,其中5A级1处。
东方大港
发展历史:宁波港是具有7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港口。据史料记载,宁波港起源于古老的河姆渡。公元752年(唐天宝11年),3艘日本遣唐使船在宁波靠泊登岸,标志宁波港正式开埠。一千余年的悠久岁月,宁波港历尽磨难,饱经风霜。新中国的成立,使衰落的宁波港获得新生,港口发展蒸蒸日上,其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宁波港发展历史上最快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初,宁波港仅是年货物吞吐量4万吨的内河小港,截至2012年年底,宁波港已经发展成为年货物吞吐量超4亿吨的国际大港。
自然条件:宁波港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深水良港。宁波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内外辐射便捷。向外直接面向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向内可直接覆盖整个华东地区及经济发达的长江流域,是中国沿海向美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等港口远洋运输辐射的理想集散地。宁波港水深流顺风浪小。进港航道水深在22.5米以上,30万吨船舶可自由进出港。可开发的深水岸线达120公里以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建设前景。
港区概况:宁波港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主要经营进口铁矿砂、内外贸集装箱、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产品、煤炭以及其他散杂货装卸、储存、中转业务。
集疏条件:宁波港已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江海联运、水水中转等全方位立体型的集疏运网络。截至2012年年底宁波港现有港口泊位320余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92个,码头前沿最大水深27.5米。2012年集装箱航线总数达235条,其中远洋干线120条,近洋支线63条,内支线20条,内贸线32条,月均航班1465班,最高月航班1693班。
港口生产:2012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完成4.5亿吨,比上年增长4.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2.5亿吨,增长6.5%;主要货类“二升一降”,铁矿石吞吐量8218万吨,增长14.6%,煤炭吞吐量6631万吨,增长1.1%,原油吞吐量5509万吨,下降14.9%。全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567.1万TEU,增长8.0%,稳居中国大陆港口第3位,世界港口第6位。
港口建设:2012年是宁波港码头泊位投产最多的年份。穿山港区五期码头工程10#、11#泊位通过交工验收;梅山港区1#-5#集装箱码头工程3#、4#泊位水工年内完工;穿山港区中宅煤炭码头工程全面投产;镇海港区通用散货码头全面完工,投入试生产。镇海港区19#、20#液化泊位工程及后方罐区配套工程通过交工验收,投入试生产。宁波-舟山港甬舟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7.9万TEU,同比增长173.7%。舟山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按计划推进。
内外联动
对外贸易:2012年全市实现口岸进出口总额1975.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4%。实现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965.7亿美元,下降1.6%,其中出口614.4亿美元,增长1.0%,进口351.3亿美元,下降5.9%。
贸易结构:2012年一般贸易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80.0%,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一般贸易进口占全市进口总额的比重为69.8%,提高1.7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占全市出口和进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8.1%和19.5%。
产品结构:2012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7%;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分别增长3.6%和3.5%。
利用外资:2012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5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9%,实际利用外资28.5亿美元,增长1.5%。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12.8亿美元,增长8.4%;批发和零售业实际利用外资5.2亿美元,增长96.1%。
对外合作:2012年全市新批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205家,核准中方投资额1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3%,实际中方投资额6.1亿美元。完成境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营业额12.4亿美元,增长12.2%,其中境外工程承包营业额12.3亿美元,增长13.1%。
服务外包:2012年全市完成服务外包合同额114.6亿元,执行额84.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3.8%和34.1%;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5.3亿美元,执行额4.1亿美元,分别增长39.8%和46.4%。年末服务外包企业达723家,从业人员2.9万人。
国内合作:2012年全市实际引进内资562.6亿元,比上年增长6.1%,完成省外浙商回归引进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73.7亿元。立足宁波需求,持续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新增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49个,实际到位资金11.8亿元。创新“宁波周”活动,助推加快融入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完成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项目125个,协议总投资233亿元,浙东经济区合作项目37个、协议总投资额20.8亿元。援助贵州、万州、云和项目291个、资金1.06亿元。成功举办了“2012上海•宁波周”活动,以及深圳青年企业家联合会、团中央青年企业家协会代表、在沪甬商及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等“宁波行”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了第十六届“西洽会”、第二十三届“哈洽会”、第十八届“津洽会”、第十三届“西博会”等国内重要展会。
对外友好城市
宁波友好城市一览表
结好时间 友好城市
1983年4月 日本长冈京市(Nagaokakyo)
1986年10月 德国亚琛市(Aachen)
1988年5月 美国威尔明顿市(Wilmington)
1990年3月 法国鲁昂市(Rouen)
1998年12月 新西兰奥克兰市(Auckland)
2002年1月 巴西桑托斯市(Santos)
2003年7月 匈牙利维斯普雷姆市(Veszprem)
2003年9月 南非纳尔逊·曼德拉湾市(Nelson Mandela Bay)
2004年6月 保加利亚瓦尔纳市(Varna)
2004年9月 挪威斯塔万格市(Stavanger)
2005年9月 英国诺丁汉市(Nottingham)
2005年10月 波兰比得哥什市(Bydgoszcz)
2008年8月 意大利佛罗伦萨市(Florence)
宁波友好交流关系城市一览表
结好时间 友好交流关系城市
1991年10月 日本益田市(Masuda)
1995年2月 日本上田市(Ueda)
1995年10月 西班牙巴塞罗那市(Barcelona)
1997年6月 韩国顺天市(Suncheon)
1999年5月 加拿大萨里市(Surrey)
2000年9月 美国休斯顿市(Houston)
2002年9月 奥地利维也纳新城市(Wiener Newstadt)
2002年9月 韩国大邱市(Daegu)
2005年9月 意大利维罗纳市(Verona)
2006年5月 美国密尔沃基市(Milwaukee)
2007年12月 美国杰克逊维尔市(Jacksonville)
2007年12月 摩洛哥马拉喀什市(Marrakech)
2008年9月 乌克兰敖德萨市(Odessa)
2009年10月 比利时安特卫普市(Antwerp)
2010年10月 墨西哥曼萨尼约市(Manzanillo)
2011年4月 爱沙尼亚塔尔图市(Tartu)
2011年6月 克罗地亚里耶卡市(Rijeka)
2012年6月 贝宁可托努市(Cotonou)
2012年6月 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市(Tamatave)
科技教育
技术中心:2012年全市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8家,省级企业工程中心12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30家。
专利授权:2012年全市专利申请量73647件,授权量59175件,比上年分别增长54.8%和58.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065件,增长27.1%。
科研成果:2012年全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这是我市首次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2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3项;市级科技进步奖80项,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50项。
品牌建设:2012年全市新增驰名商标17件,累计49件;新增省著名商标47件,累计462件。新认定市知名商标84件,累计1013件。
教育概况:截至2012年底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064所,在校学生总数达 133.1 万人,教职工总数达10.0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6万人。
基础教育:2012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为99.1%,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升学率均达100%。在义务教育段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共有27.3万人。
高等教育:2012年全市在甬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14.5万人,本专科在校生比为60︰40,在读研究生达到6700人,全市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达到252人。
人才建设:2012年全市新增各类人才14.5万人,年末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30万。其中,专业技术人才71.2万,高技能人才21万,硕博人才3.3万,海外留学人才超过3500人。高层次人才开发计划加快推进,新增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级“千人计划”5名、省级“千人计划”28名、市“3315计划”34名;产学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新建留学人员创业园3家,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17家,总数达到63家,建立首批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1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8家;建成首家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
人民生活
居民收入:2012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02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市区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7443元,增长13.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475元,增长11.8%,其中,工资性收入人均11023元,增长14.0%。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11年的2.062︰1缩小为2012年的2.052︰1。
2005年以来宁波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单位:元
年份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 | 2011 | 2012 |
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7408 | 19674 | 22307 | 25304 | 27368 | 30166 | 34058 | 37902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7810 | 8847 | 10051 | 11450 | 12641 | 14261 | 16518 | 18475 |
居民消费:2012年市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3288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5728元,增长1.2%。增幅较快的三类支出是交通和通信、食品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人均分别支出4720元、8823元和3235元,分别增长26.8%、7.6%和6.8%;市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699元,增长12.8%。增幅较快的三类支出是居住、其他商品及服务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人均分别支出2228元、346元和702元,分别增长58.7%、25.4%和21.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7%。
居民信贷:截至2012年底全市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4176.0亿元,比上年增长13.9%。2012年末个人消费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792.8亿元,增长5.2%。
耐用消费品:2012年平均每百户市区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97台、家用电脑108台、空调215套、家用汽车37辆、移动电话212部、健身器材6套。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74台、洗衣机74台、电冰箱96台、空调机109台、移动电话180部。
市场物价:2012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较为温和,八大类呈六升二降格局,其中食品类和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最快,指数分别为105.2%和103.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购进价格指数均为97.05%。
社会事业
文化:2012年全市文化部门共组织举办精品展览、公益讲座、高雅艺术演出各500多场,送电影下乡25000多场、送戏下乡2500场,为1100多艘渔船新装广播电视,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农家书屋”,新建了近百家乡镇(街道)公共电子阅览室,我市“零门槛公共文化服务打造书香宁波”专题在《新闻联播》播出。城乡文化活动更趋活跃,承办了第七届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群星璀璨”全国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等多项国家级大型文化活动,成功举办首个大型城市音乐欢唱活动——“2012阿拉音乐节”、第四届全民读书月、第五届中国(宁波)农民电影节等品牌节庆活动,形成了以国家级高水平文化活动为引领、市区(县)联动的节庆文化品牌为支撑的发展模式。文化产品创作与生产再获丰收,音乐剧《告诉海》、电视剧《向东是大海》、动画电视系列剧《少年阿凡提》、纪实文学作品《主义之花》四部优秀作品荣获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儿童剧《神奇的田螺壳》获第七届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优秀剧目奖,甬剧《宁波大哥》获“中国现代戏研究会突出贡献奖”。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浙江大丰实业有限公司被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我国舞台机械设备领域内唯一一家获评企业。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这也是继韵升股份有限公司、广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GQY视讯股份有限公司之后我市的第四家文化类上市公司。全年电影票房首次突破两亿元大关,达到2.3亿元,比上年增长28.3%,增幅位列全省第一。新增影院6家,年末共有多厅影院23家;全年引进电影112部,其中国产影片80部、国外影片32部。
体育:2012年在伦敦奥运会上,我市李金子、董程、汪顺、单丹娜、李玲等5名运动员参加了拳击、游泳、女排、田径四个项目的角逐,获得首枚奥运会女子拳击奖牌和2个第五名,为宁波人民赢得了新的荣誉。另外,我市运动健儿还在各级大赛中分别获得2个世界冠军、9个亚洲冠军和24个全国冠军。促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全年全市共举办了42项国家级以上赛事;体育彩票销量超13.0亿元,创历史新高。
卫生:截至2012年底全市实有病床2.8万张,拥有专业卫生人员5.8万人,卫生技术人员4.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1.9万人,注册护士1.8万人。按户籍人口统计,每千人床位数、卫技人员数、执业医师(含助理)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4.8张、8.4人、3.3人和3.1人。公共卫生工作成效显著,切实抓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9.6%。全市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0,首次实现零死亡,婴儿死亡率2.9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05‰,均稳定在较低水平。无偿献血工作稳步推进,全年无偿献血70016人次,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为104.2%,继续保持我市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的目标。
城市建设:2012年全市中心城区功能提升渐显成效,东部新城、南部新城、铁路宁波站(南站)综合客运枢纽等33个区块完成投资871亿元。城乡环境更新改造稳步实施,“三江六岸”滨江休闲带工程总体方案基本完成,启动段(姚江大桥到解放桥)基本建成;鄞州中兴河湿地公园、东部新城生态走廊、宁波花木世界等具有宁波特色的城市绿化体系逐步提升全面推进;完成22个老小区共整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投资8133万元。综合交通网络构建日臻完善,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隧道已贯通,二号线一期工程地下站已全面开工建设;南、北环快速路进行柱墩和现浇箱梁主体结构施工;11条绕城高速连接线项目中,8条连接线项目建成通车,其余3条道路甬金高速连接线、机场路南延和机场路北延工程主线贯通;年内计划打通的21条“断头路”已全面贯通,完成18个支路卡口项目;全市共新建公共停车泊位4996个。
社会保障:截至2012年底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474.3万人、326.6万人、216.2万人、270.2万人和233.1万人、比上年末分别净增39.9万人、21.6万人、15.6万人、16.9万人和18.4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地区的参保人数达到115.5万人。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参保人数55.8万人,重点参保率升至91.3%。外来务工人员参加五大社会保险人数为179.4万人,比上年增长14.4%。
慈善事业:2012年全市市县两级慈善机构善款募集4.4亿元,救助支出3.6亿元,受助困难群众35.5万人次。至2012年底,全市慈善机构累计募集达34.3亿元,救助支出23.4亿元,受助170.5万人次。全年共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次,参加服务的义工6000余人次,服务时间累计达13000小时。
生态建设
环境保护:2012年全市坚持把生态环保创建活动作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现场复核验收,慈溪市、鄞州区通过省级生态市(区)考核验收,宁海县通过国家级生态县技术评估。实施城市“禁燃区”建设和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累计淘汰改造燃煤锅炉465台,市六区四个机动车排气检测站正式上线运行。强化饮用水源等重点水域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排查各类水库127座,建立各类污染源工作台账;建成太阳能生化减量处理设施400多座、分散式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100多个。全年共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企业568家,其中关停淘汰64家;淘汰落后设备4500台(套),节能42.8万吨标煤,累计减少CO2排放107万吨、COD排放719吨、SO2排放2231吨、氨氮排放32吨、氮氧化物排放1561吨。大力开展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工作,全年组织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15个,面积110万平方米;新增节能建筑面积1675万平方米;新增太阳能光热应用面积100万平方米,地源热泵60万平方米。 资源利用:2012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达514.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7%。其中农林牧渔水利业用电量2.9亿千瓦时,增长6.1%;工业用电量384.6亿千瓦时,下降1.0%,在工业用电中,制造业用电量352.1亿千瓦时,下降1.2%;建筑业用电量7.9亿千瓦时,增长6.6%;商业、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21.5亿千瓦时,增长7.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59.3亿千瓦时,增长10.7%。
平安建设
安全生产:2012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3578起、死亡778人、受伤3136人、直接经济损失4315.7万元,比上年分别下降5.3%、5.2%、8.3%和8.2%,四项事故指标连续第八年实现下降。全年对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674次,增长60.9%;处罚罚款1730.4万元,增长39.5%。
食品安全:2012年共检查各类单位65005家次;受理各类举报投诉及咨询9372件;查处各类违法药械保健食品广告98 件,其中移送工商部门处理的67 件,行政告诫 31件;药械及餐饮案件立案共1112件,结案979件,移送公安8件,没收违法生产经营各类货值金额108.9万元,罚没款总计1544万元。
人民调解:2012年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民事纠纷126447件,调解成功124658件,成功率达98.6%,防止民间纠纷引起的自杀25件、32人次;防止民间纠纷转换为刑事案件135件、779人次。
信访投诉:2012年全市共受理群众信访36503件(人)次,比上年上升2.2%。接待群众集体上访1431批19388人次,分别上升8.5%和8.7%;群众到省集体上访50批442人次,分别下降45.7%和56.2%;群众到京集体上访零通报,无“非正常访”。近几年信访办结率均保持在95%以上。
统计表
2012年宁波市主要经济社会指标一览表
指标名称 | 单位 | 实绩 | 增长(%) |
宁波市GDP | 亿元 | 6524.7 | 7.8 |
#第二产业 | 亿元 | 3516.7 | 6.0 |
第三产业 | 亿元 | 2738.0 | 10.9 |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 | 亿元 | 520.3 | -15.2 |
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2901.4 | 21.6 |
港口货物吞吐量 | 亿吨 | 4.5 | 4.5 |
集装箱吞吐量 | 万标箱 | 1567.1 | 8.0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2329.3 | 15.4 |
自营出口额 | 亿美元 | 614.5 | 1.0 |
实际利用外资 | 亿美元 | 28.5 | 1.5 |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 亿元 | 1536.5 | 7.3 |
地方财政收入 | 亿元 | 725.5 | 10.3 |
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37902 | 11.3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18475 | 11.8 |
全社会用电量 | 亿千瓦时 | 514.1 | 1.7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2.55 | -0.89 |
注:本册所列2012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012年各区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指标名称 | 单位 | 海曙 | 江东 | 江北 | 北仑 | 镇海 | 鄞州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496.2 | 399.5 | 240.4 | 671.1 | 575.4 | 1038.1 |
比上年增长 | % | 7.1 | 8.0 | 5.2 | 8.3 | 4.1 | 9.3 |
其中:第二产业 | 亿元 | 81.7 | 147.1 | 87.8 | 410.8 | 436.2 | 648.0 |
比上年增长 | % | 7.1 | 3.4 | 2.6 | 7.2 | 1.6 | 10.2 |
第三产业 | 亿元 | 414.5 | 252.0 | 146.6 | 251.1 | 132.8 | 351.6 |
比上年增长 | % | 7.1 | 11.0 | 7.1 | 10.9 | 13.7 | 8.4 |
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95.3 | 112.1 | 168.1 | 393.8 | 201 | 420.4 |
比上年增长 | % | 26.2 | -24.4 | 16.4 | 23 | 24.4 | 24.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372.9 | 200.2 | 142.6 | 124 | 90.4 | 311.1 |
比上年增长 | % | 10.8 | 14.6 | 15.6 | 17.5 | 15.6 | 17.5 |
外贸出口总额 | 亿美元 | 56.1 | 48.8 | 24.0 | 85.6 | 30.9 | 100.7 |
比上年增长 | % | -4.1 | 0.4 | 3.6 | 1.0 | 8.0 | 5.1 |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 亿元 | 70.9 | 60.7 | 60.4 | 152.5 | 75 | 237.4 |
比上年增长 | % | 9.4 | 10.1 | 9.2 | 15.2 | 12 | 11.1 |
全社会用电量 | 亿千瓦时 | 16.3 | 17.2 | 19.2 | 98.2 | 56.8 | 71.1 |
比上年增长 | % | -3.7 | -3.5 | 3.9 | 4.9 | 3.2 | 2.5 |
2012年各县(市)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指标名称 | 单位 | 余姚 | 慈溪 | 奉化 | 象山 | 宁海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711.8 | 948.3 | 274.4 | 338.7 | 352.5 |
比上年增长 | % | 9.0 | 9.4 | 5.5 | 5.8 | 8.3 |
其中:第二产业 | 亿元 | 421.7 | 553.3 | 129.1 | 158.3 | 194.7 |
比上年增长 | % | 10.0 | 8.5 | 4.4 | 6.6 | 6.7 |
第三产业 | 亿元 | 246.5 | 348.4 | 117.7 | 125.2 | 121.2 |
比上年增长 | % | 8.5 | 12.0 | 7.6 | 6.5 | 13.2 |
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361.5 | 443.3 | 128.1 | 137.6 | 143.7 |
比上年增长 | % | 39.5 | 49.5 | 24 | 18.9 | 19.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305.1 | 392 | 109.8 | 148.2 | 128.2 |
比上年增长 | % | 17.5 | 14.6 | 16.6 | 17.7 | 18.7 |
外贸出口总额 | 亿美元 | 59.4 | 84.2 | 18.6 | 19.5 | 20.5 |
比上年增长 | % | 5.7 | 0.9 | 3.7 | -6.8 | -1.6 |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 亿元 | 112.9 | 146 | 44.6 | 46.7 | 55.2 |
比上年增长 | % | 12 | 12.9 | 11.1 | 10.3 | 10.1 |
全社会用电量 | 亿千瓦时 | 65.4 | 102.7 | 25.4 | 16.5 | 22.5 |
比上年增长 | % | 1.1 | 1.0 | -2.6 | 4.0 | 1.5 |
2013年宁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一览表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2013年计划目标 | |
总量 | 增速(%) |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7380 | 9左右 |
地方财政收入 | 亿元 | 780 | 8以上 |
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3250 | 1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2620 | 13 |
进出口总额 | 亿美元 | 1020 | 5以上 |
其中:出口总额 | 亿美元 | 655 | 6左右 |
进口总额 | 亿美元 | 365 | 4左右 |
实际利用外资 | 亿美元 | 30 | / |
对外直接投资 | 亿美元 | 14.3 | / |
集装箱吞吐量 | 万标箱 | 1645 | 5 |
市区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41360 | 10以上 |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 元 | 20350 | 11以上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上年=100 | 103.5 | / |
| ‰ | 1.97 | /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万人 | 12.8 | /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4以内 | / |
研发经费占GDP比重 | % | 1.95 | / |
2012年宁波大事记
一月
1日 《宁波市城乡规划条例》正式施行。
8日 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颁奖大会上:慈溪市申报的“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协同治理模式”项目荣膺“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12日 作为省、市重点工程的高速公路江北连接线二期工程(东西向B段,长约9公里)通过交工验收,正式通车,比原计划提前近半年。
28日 宁波小将汪顺在澳大利亚迈阿密游泳超级挑战赛上表现不俗,拿下男子200米及400米个人混合泳两项冠军。
31日 我市发布《宁波市休闲旅游基地评定规则》公告,标志着国内第一部以休闲旅游基地为专题的地方标准正式出台。该规定于2月1日起正式实施。
二月
1日 鄞州区和北仑区通过“省森林城市”创建验收,被评为“省森林城市”。这是我市首批荣获“省森林城市”称号的两个区。
6日 市第二医院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联合成立宁波市医学影像会诊中心。
12日 余姚市泗门镇谢家路村在首届中国幸福村庄交流研讨会上被授予“中国幸福村庄”称号,这是宁波市唯一入选的村。
14日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在上午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以“强潮海域跨海大桥建设关键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7日 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上,我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同时,象山县连续第四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
三月
4日 由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广播电视集团、美迅影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32集电视连续剧《向东是大海》在北京举行首播新闻发布会,该剧于3月10日起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
26日 宁波太平鸟凭借对服装品牌价值的独特理解在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颁奖会上,一举摘得“价值大奖”,成为宁波唯一获得年度最高奖项的服装企业。
27日 江东区表彰社会工作人才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首批5位优秀社区工作者将享受为期三年每月2000元的政府特殊津贴,这一举措开创全国先河。
30日 萧甬铁路海军道口“平改立”完成。胜丰路公铁立交今天起正式通车,原萧甬铁路海军道口同时封闭。新建成的胜丰路公铁立交向西连接环城西路,向东连接胜丰路,全长约205米,路幅宽度12米—24.4米。
四月份
1日 位于宁波镇海区甬江口七里屿岛上的七里屿灯塔被我市文物部门和海事部门联合授牌。2011年,七里屿灯塔作为“浙东沿海近代灯塔群”之一入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是宁波唯一入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的项目。
5日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首批23项工业循环经济重大示范工程名单,宁波万华工业园“榜上有名”,成为全省唯一获得国家工业循环经济重大示范工程的园区。
9日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数据,2011年,宁波专利申请量47582件,授权量37342件,双双跃居全省第一;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排第二位。
12日 2011宁波创业创新风云榜揭晓,2011年宁波市市长质量奖、宁波市纳税50强企业、服务业创新之星、节能减排标兵等一批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创业发展、创新突破的优秀企业家和先进个人获奖。
15日 国内首个智慧城管中心正式投入运行,海曙、江东、江北、鄞州、镇海、北仑等六区的智慧城管中心同时启动,预示着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开始实现向智能化、科技化、信息化和精细化转变。
27日 我市又一民生实事工程——市社会福利院改扩建二期工程开工,二期投资近2亿元,建筑面积5.63万平方米,设计床位1300张。
五月
6日 年产300吨石墨烯项目正式签约入驻慈溪市慈东滨海区。该项目初定选址于慈东滨海区二期区块,一期投资2.4亿元,这里将出现世界上第一条真正实现规模化、低成本制备高品质石墨烯的生产线。
16日 中国电信宁波分公司与海曙区政府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各县(市)区中,海曙率先建成省内首个“光网城区”,实际用户光纤接入覆盖率达99.1%。
18日 市自来水总公司东钱湖水厂被评为浙江省现代化水厂,这也是我市第一座省级城市供水现代化水厂。
23日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在杭州剧院向甬剧《宁波大哥》颁发“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
30日 北环快速路项目涉及的63户住宅2个月内100%完成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签约。该项目由此成为我市征收补偿政策公布实施后第一个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项目。
31日 地铁1号线江厦桥东站至东门口(天一广场)站区间隧道双向贯通,隧道下穿奉化江,可抵御百年一遇洪水。这是我市轨道交通首条过江隧道。
六月
8日 第十四届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和第五届中国开放论坛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多名海内外客商齐聚甬城,携手并进谋发展。
14日 代表中国队征战德国2012FLL机器人世锦赛的北仑东海实验学校师生,在40个国家、68支参赛队伍中,再夺金奖。这是该校师生继去年美国世锦赛夺得金奖后,连续两年获金奖。
25日 黄冈中学宁波学校在杭州湾新区杭州湾世纪城全面开工建设。学校占地200亩,计划于2014年秋季招生。
28日 今日零时起,宁波所属的慈溪、余姚、奉化、宁海、象山5个县(市)的24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由此开启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七月
1日 市区4.4万名城镇职工2011医保年度医疗费综合减负今起实施。个人自负超3000元部分可补助,资金直接划入历年个人账户并可取现。
14日 由亚洲财富论坛和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我市荣获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金鼎奖”之“十大文化产业城市”奖。
17日 宁波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上,荣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
18日 2012东北亚·宁波周活动开幕,一系列经贸洽谈、产业对接、教育合作、文化交流等交往活动在韩国、日本的多个城市展开。宁波周活动的重头戏之一———宁波大邱建立友好交流关系10周年庆典暨经贸合作交流会19日在韩国大邱市会展中心举行。
27日 “全国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全面开通,首批覆盖上海、宁波、绍兴、湖州、台州、江苏常熟、甘肃兰州和白银市等8个城市。这意味着,宁波市民手持一张互联互通交通卡就可畅行其他7个城市。
八月
1日 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福建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联网试运行,宁波已更新电子标签信息的ETC车辆可畅行长三角。未更新电子标签信息的车辆只能在省内使用ETC ,20座、40座客车通行费同步上调。
3日 2012中国会展产业论坛暨第九届“中国会展之星”颁奖盛典在上海举行,第六届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荣获“2011-2012年度中国十大品牌节庆活动”殊荣——第九届中国会展之星大奖,为宁波同类奖项唯一获奖节庆。
4日 中央文明办揭晓2012年7月“中国好人榜”名单,我市鄞州区照顾亡友家人20年的方亚儿和每年志愿服务300天的胡宝桃名列其中,此次我省仅有他们两人入选。
24日 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四标段机电设备安装启动仪式在樱花公园站举行。至此,15个地下车站机电设备安装全面启动。
27日 第二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发布典礼在宁夏吴忠市举行,宁波蝉联中国公益慈善“七星级城市”。
31日 海曙区推广“粉丝”式家庭医生制,并率先在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广。由社区医生在辖区居民家庭中挑选自己的“粉丝”,并签订协议,提供个性化的连续的健康服务,这在我省尚属首创。
九月
1日 在北京时间昨天凌晨举行的伦敦残奥会男子400米自由泳S8级比赛中,宁波选手王益楠以4分27秒11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亚洲纪录。王益楠成为第一个站在残奥会领奖台上的宁波选手。
5日 宁波市免费无线上网工程海曙区试点项目首批20个免费无线(WiFi)热点正式开通。
23日 2012余姚人才科技洽谈会开幕。国家“千人计划”产业园授牌,这是全国首个落户县级市的国家“千人计划”产业园。
24日 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颁奖晚会在京举行,我市创作生产的四部作品——电视剧《向东是大海》、音乐剧《告诉海》、文艺类图书《主义之花》、动画片《少年阿凡提》获 “五个一工程”奖。
25日 在北京召开的中国质量发展论坛上,国家质检总局公布首批25个城市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名单,宁波市名列其中。
30日 零点起,我市600余公里收费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执行我国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全部免费通行。
十月
9日 宁波市智慧城管中心正式导入4PS联络中心国际认证体系。这在全国城管系统中尚属首家。
17日 我市首座22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武胜变电所投入运行。该电网建设工程位于余姚泗门镇海南村,在全市领先应用了智能化概念,采用光纤代替绝大部分二次电缆技术,并通过智能终端,使各类数据从源头实现数字化,真正实现信息集成、网络通信、数据共享。
28日 我市经与项目投资方研究决定:(1)坚决不上PX项目;(2)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停止推进,再作科学论证。
29日 省内宁波、杭州、温州、湖州、衢州、台州六市正式双向开通省内异地就医结算“一卡通”。宁波市“社保卡”可在省内81家医院使用,其中杭州34家、宁波10家、温州10家、衢州7家、湖州9家、台州11家。从而实现就医结算双向异地互通。
十一月
3日 由甬商投资3.1亿元建设的新疆宝达铁路物流项目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开工。该项目位于库车龟兹机场北侧,是宁波产业援疆的重点项目,也是新疆首家以宁波民营企业为主体投资建设的铁路货运物流基地项目。
7日 宁波获批成为首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城市。宁波市召开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动员大会,动员部署创建工作。
11日 2012年中国(宁波)新材料与产业化国际论坛开幕。包括16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40多位专家应邀而至,共同探讨交流新材料领域的新技术与研发动向,并与我市新材料产业界进行对接。
18日 宁波籍运动员汪顺代表中国队在迪拜举行的亚洲游泳锦标赛上,以1分58秒66成绩摘得200米个人混合泳金牌,并打破亚锦赛纪录。
十二月
12日 全球知名财经媒体《福布斯》中文版首次发布“中国大陆创新能力最强的25个城市”榜单。创新氛围浓厚的宁波以0.9151的创新指数位居全国城市第八。我市的慈溪以“县级市”身份独立上榜,居第24名。福布斯杂志同时发布2012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宁波继续位居前十强,列第七位。
18日 铁路新南站正线轨道凌晨启用。
28日 零时起,我市六区23家县级公立医院实行综合改革,所有药品(中药饮片除外)零差价销售,同时医疗服务价格适当提高。加上半年前先行改革的五县市24家县级公立医院,至此,我市所有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启动。
30日 以“民生幸福·成就中国”为主题的“201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在京举行颁奖仪式,宁波因成就突出获得荣誉大奖:中国民生幸福城市大奖。余姚、慈溪名列10个县级获奖城市,余姚获中国幸福城市最高荣誉大奖同时,获中国城市民生成就大奖。
31日 跨越火车东站、连接江东区和鄞州区的福明路延伸段(兴宁路—长寿路)傍晚起将正式通车。标志我市今年计划打通的21条“断头路”全部建成。今年打通的“断头路”总长20.3公里,拆迁量24万平方米,总投资估算34亿元。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