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分析
宁波经济总体平稳 积极因素逐步积累——2015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发布日期: 2015-11-03 16:49
来源: 市统计局
阅读次数:

    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和国内经济增速放慢的背景下,全市上下扎实推进“双驱动四治理”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创新转型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取得进展,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当前,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受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以及去年基数逐月抬高的综合影响,全市经济下行压力不减,保持经济平稳增长还需付出更大努力。

    一、增长速度稳中趋缓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8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1%,增速低于全省0.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与上半年相比,回落1.4个百分点。分析回落原因,除受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影响,也有宁波经济自身的原因:一是去年基数逐月抬高。去年全市经济运行呈现“低开、稳走、缓升”的发展态势,四个季度累计增速分别为6.0%6.7%7.2%7.6%;所以今年的GDP数据与去年同期相较,低基数效应在逐月减退。二是工业增速回落明显。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6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下行。工业品出厂价格已连续45个月下降,其中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分别下降27.2%15.4%7.8%,对我市工业影响尤为明显。另一方面是出口增速大幅回落。3月以来全市外贸自营出口增速持续下滑,1-9月,有出口实绩的企业数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2.9%,总产值占57.1%,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6.9%,拉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5个百分点。同时主动力消退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作为今年我市工业主要增长动力的汽车行业受同期基数显现以及自身行业的产能过剩压力,对工业增长贡献减弱,前三季度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6.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5.3个百分点。三是服务业比重相对较低。前三季度我市服务业增长10.6%,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4%,但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6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1%,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但与全国、全省占比均超过50%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工业仍是我市的主导行业,服务业虽然保持平稳发展,但不足以弥补工业增速趋缓的缺口。同时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接近55%,与工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批发业、交通运输业增速也有所趋缓,批发业、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半年分别降低2.12.5个百分点。

    二、总体平稳的基本面没有变

    虽然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是总体平稳的基本面没有变。

    一是工业生产基本还是正常的。当前我市工业趋缓主要受大宗商品价格影响,从我市规上工业产品产量看,266种产品中,有113种产量同比增长,其中乙烯、丙烯、初级形态的塑料、模具、光电子器件等增速均超过10%,钢材、服装等略有下降,但降幅也在5%以内;根据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调查数据显示,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7.6%,比二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

    二是服务业总体平稳。商品房销售面积仍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3.2%,增速虽然比上半年下降40.7个百分点在下滑,但从绝对量来看,789三个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为72.6万、80.9万和86.2万平方米,稳中有升。营利性服务业快速增长1-8月全市规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9.6%,其中广告业、人力资源服务业分别增长73.1%34.1%存贷款增速回升,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同比分别增长7.1%9.1%,增速比上半年分别提高3.20.4个百分点

    三是主要指标增速9月份显现止跌企稳回升。实体经济角度来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经历78两月的下降之后,9月单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比7月、8月分别回升7.36.4个百分点。从需求角度来看,三大需求9月都有回升,1-9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1-8月回升2.3个点;从消费的层面来看,7月限上社零下降0.9%8月、9月分别增长9%10.9%,连续两个月回升;从出口增速月度变化趋势看,789三个月分别下降16.3%10.1%2.3%,虽然仍在下降,但降幅已明显收窄。

    四是企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10月份通过12340统计社情民意调查系统组织开展的全市企业发展环境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我市企业的经营情况依然严峻,但是企业对我市的发展环境评价比上半年有了明显提升,满意度得分普遍上升。我市企业发展环境满意度得分达76.4分,其中服务环境、政务环境得分分别为81.2分和80.4分,比上半年分别提高了8.28.6个百分点。此外,法制环境和政策环境也分别提高5.86.1个百分点。

             五是“三大”收入稳步增长。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823.1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税收收入增长5.9%,增幅高于上半年1.8个百分点。在地方税收中,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13.8%10.7%6.8%18.8%企业效益效率稳步提高。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3.5亿元,增长11.5%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前三季度我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9.4%,经济增速虽然比上半年有所下滑,但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比上半年分别提高0.30.1个百分点。

    三、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也在逐步积累和显现

    一是结构调整取得进展。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47.1%,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工业转型升级有所推进。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5%4.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5.8%36.8%,同比分别提高3.41.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转型促优趋势明显。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856.0亿元,增长30.4%,总量、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一,技改投资额占工业投资额的比例达82.9%,较去年同期提高11.6个百分点。从工业细分行业来看,前三季度我市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43.4%32.3%,远高于工业投资平均增速,两大行业逐渐取代传统的石化、电力等领域,成为今年工业投资新的增长点。

    二是效益效率稳步提高。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5%,保持较快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8%,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1.8%,比上半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亏损面继续缩小。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3万元/人,增长6.9%

    三是创业创新活力增强。新市场主体不断涌现,前三季度全市新设内资企业2.9万户,同比增长0.7%;新设个体工商户5.7万户,增长8.7%科技创新表现活跃,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为124.3亿元,增长3.7%,增速比主营业务收入(-3.5%)高7.2个百分点,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3649件,增长90.3%。在创新驱动下,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为2819.9亿元,增长15.9%;新产品产值率为28.5%,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服务业新型业态发展迅速,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51.4亿元,增长84.5%

        总体来看,三季度经济增速虽有回落,但在前期国家和省、市一系列稳增长、促转型政策带动下,企业预期有所回升,创新动能逐步增强,积极因素也在逐步积累和显现。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总体不容乐观,市场需求特别是外需萎缩对我市外向型企业和临港产业影响明显,下步要继续推进“双驱动四治理”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产业和资源的引进、整合、提升;加快培育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为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提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