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公报
宁波市第三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
发布日期: 2015-05-29 15:45
来源: 宁波市统计局
阅读次数:
    宁波市第三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二号)
     
    宁波市统计局
    宁波市人民政府第三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5月7日
     
    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二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3年末,全市共有工业法人单位73162个,从业人员2490241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55.0%和9.8%。
    在工业法人单位中,内资68787个,占94.0%;港、澳、台商投资2259个,占3.1%;外商投资2116个,占2.9%。内资中,国有33个,占全部的0.1%;集体377个,占0.5%;私营65638个,占89.7%。
    在工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占73.4%,港、澳、台商投资占14.8%,外商投资占11.8%。内资中,国有占全部的0.4%,集体占0.3%,私营占63.8%(详见表2-1)。
     
     
    表2-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计
    73162
    2490241
     
     内 资
    68787
    1828218
     
      国 有
    33
    8777
     
      集 体
    377
    6569
     
      股份合作
    704
    14106
     
      联营
    12
    60
     
      有限责任公司
    1284
    146065
     
      股份有限公司
    214
    59080
     
      私营
    65638
    1588861
     
      其他
    525
    4700
     
     港澳台商投资
    2259
    369384
     
     外商投资
    2116
    292639
     


    在工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121个,制造业72626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415个,分别占0.2%、99.2%和0.6%。
    在工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0.1%,制造业占99.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0.8%。在工业行业大类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15.7%、11.8%和11.2%(详见表2-2)。

    表2-2 按行业分组的工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计
    73162
    2490241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
    16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
    100
     
      非金属矿采选业
    113
    1920
     
      开采辅助活动
    2
    7
     
      其他采矿业
    3
    20
     
      农副食品加工业
    805
    25901
     
      食品制造业
    333
    25100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61
    5976
     
      烟草制品业
    1
    1104
     
      纺织业
    2357
    98009
     
      纺织服装、服饰业
    4617
    277775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563
    15071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597
    9966
     
      家具制造业
    738
    31528
     
      造纸和纸制品业
    1628
    30094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2019
    38551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3089
    114585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83
    9431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282
    50063
     
      医药制造业
    134
    8203
     
      化学纤维制造业
    210
    12886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8344
    16860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538
    40599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894
    45232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891
    39674
     
      金属制品业
    7119
    170960
     
      通用设备制造业
    11884
    294444
     
      专用设备制造业
    4929
    127319
     
      汽车制造业
    3599
    153199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806
    35524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8916
    391178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791
    156213
     
      仪器仪表制造业
    1193
    54324
     
      其他制造业
    529
    22317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237
    8403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239
    5602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81
    11567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51
    1603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83
    7176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工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5823.7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87.0%(详见表2-3)。

     
     
    2-3 按行业分组的工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资产总计(亿元)
     
     
    合 计
    15823.7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2
     
      非金属矿采选业
    14.5
     
      开采辅助活动
     
      其他采矿业
    0.1
     
      农副食品加工业
    754.0
     
      食品制造业
    99.9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52.0
     
      烟草制品业
    120.7
     
      纺织业
    540.4
     
      纺织服装、服饰业
    772.8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47.3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8.6
     
      家具制造业
    131.7
     
      造纸和纸制品业
    375.8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170.4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426.8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545.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373.3
     
      医药制造业
    67.3
     
      化学纤维制造业
    185.4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650.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05.6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535.8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69.9
     
      金属制品业
    627.7
     
      通用设备制造业
    1288.7
     
      专用设备制造业
    704.3
     
      汽车制造业
    1060.7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53.6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938.1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816.6
     
      仪器仪表制造业
    301.8
     
      其他制造业
    265.7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42.8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25.1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590.7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68.7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70.9
     
       
     


    (三)资产贡献率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总资产贡献率为12.7%,比2008年提高4.3个百分点(详见表2-4)。
     
    表2-4 按行业分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总资产贡献率

    指标名称
    总资产贡献率(%)
    总        计                           
    12.7 
    采掘业                                  
    9.0
    非金属矿采选业                         
    9.0
    制造业                                 
    12.3
    农副食品加工业                         
    7.5
    食品制造业                             
    13.4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1.1
    烟草制品业                              
    94.3
    纺织业                                 
    9.2
    纺织服装、服饰业                       
    10.9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15.0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9.9
    家具制造业                             
    6.0
    造纸和纸制品业                         
    4.3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8.2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9.7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62.1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8.3
    医药制造业                             
    14.3
    化学纤维制造业                         
    5.5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0.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2.3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6.2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6.4
    金属制品业                             
    8.5
    通用设备制造业                         
    10.4
    专用设备制造业                         
    10.9
    汽车制造业                              
    13.9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   
    4.6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8.8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7.3
    仪器仪表制造业                         
    9.9
    其他制造业                             
    7.0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3.4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6.3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8.0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23.8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3.0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7


    (四)企业研发活动
    2013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下同)活动的企业法人单位3205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44.7%。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6.4万人年,比2008年增长169.0%。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142.0亿元,比2008年增长217.8%;R&D经费投入强度为1.15%,比2008年提高0.6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分行业R&D经费支出及投入强度情况(详见表2-5)。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2497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997件,分别比2008年增长233.2%和235.0%;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16.0%,比2008年提高0.1个百分点。
     
     
    表2-5 按行业分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
    R&D经费支出及投入强度情况
     
    R&D经费支出
    (亿元)
    R&D经费投入强度(%)
    合 计
    142.0
    1.15
    采矿业
    制造业
    141.5
    1.22
     农副食品加工业
    1.3
    0.80
     食品制造业
    1.4
    1.53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0.1
    0.25
     烟草制品业
     纺织业
    4.3
    1.20
     纺织服装、服饰业
    1.6
    0.27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0.1
    1.09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0.1
    1.20
     家具制造业
    0.7
    0.84
     造纸和纸制品业
    2.3
    1.66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0.6
    0.78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3.2
    1.12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0.1
    0.01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2.2
    0.85
     医药制造业
    1.4
    2.62
     化学纤维制造业
    1.1
    0.71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5.1
    1.4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4
    0.64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3
    0.62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4.8
    0.85
     金属制品业
    5.2
    1.45
     通用设备制造业
    16.8
    2.44
     专用设备制造业
    9.4
    2.46
     汽车制造业
    17.4
    2.57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3
    1.02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8.0
    1.8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2.5
    1.61
     仪器仪表制造业
    5.4
    3.30
     其他制造业
    0.4
    0.79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0.04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0.6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0.5
    0.07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0.4
    0.06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0.1
    0.18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03
    (五)高技术产业(制造业)
    2013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587个,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8.2%。
    2013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20.5亿元,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14.4%;R&D经费投入强度为1.97%,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0.82个百分点(详见表2-6)。
    2013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451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88件;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17.4%,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
     
    表2-6 按领域分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
    R&D经费支出及投入强度情况
     
    R&D经费支出(亿元)
    R&D经费投入强度(%)
    高技术产业(制造业)
    20.5
    1.97
    1.医药制造业
    1.4
    2.62
    2.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
    0.1
    2.53
    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13.0
    1.68
    4.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0.3
    0.87
    5.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5.8
    3.26
     
    二、建筑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3年末,全市共有建筑业法人单位4188个,从业人员1125977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79.7%和107.0%。
    建筑业法人单位中,内资4172个,占99.6%;港、澳、台商投资5个,占0.1%;外商投资11个,占0.3%。内资中,国有8个,占全部建筑业法人单位的0.2%;集体企业24个,占0.6%;私营3891个,占92.9%。
    建筑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占99.9%,港、澳、台商投资占0.1%。内资中,国有占0.3%,集体占0.1%,私营占72.1%,有限责任公司占7.0%,股份有限公司占20.1%(详见表2-7)。
     

    表2-7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建筑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数(个)
    从业人员期末 (人)
     
     
     
     
    合 计
    4188
    1125977
     
     
     内资
    4172
    1124722
     
     
      国有
    8
    3625
     
     
      集体
    24
    519
     
     
      股份合作
    15
    3613
     
     
      有限责任公司
    203
    78851
     
     
      股份有限公司
    25
    226794
     
     
      私营
    3891
    811298
     
     
      其他
    6
    22
     
     
     港澳台商投资
    5
    828
     
     
     外商投资
    11
    427
     
         
     


    建筑业法人单位中,房屋建筑业占14.9%,土木工程建筑业占18.8%,建筑安装业占19.6%,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占46.7%。
    建筑业单位从业人员中,房屋建筑业占68.5%,土木工程建筑业占15.9%,建筑安装业占4.4%,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占8.5%(详见表2-8)。
     
     
    表2-8 按行业分组的建筑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计
    4188
    1125977
     房屋建筑业
    624
    771096
     土木工程建筑业
    788
    209268
     建筑安装业
    822
    50028
     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
    1954
    95585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建筑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876.9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188.1%(详见表2-9)。
     

    2-9 按行业分组的建筑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资产总计(元)
     
     
    合计
    1876.9
     
     房屋建筑业
    1007.9
     
     土木工程建筑业
    573.4
     
     建筑安装业
    153.4
     
     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
    142.2
     


     
    注释:
    [1]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全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
    [2]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按照《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3)》,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具体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3]研究与试验发展: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4]R&D经费投入强度:是指R&D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5]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表中数据不足最小计量单位的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