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县分析
砥砺奋进七十年 凝心共谱新篇章——“数说”余姚70年辉煌成就
作者: 舒敏敏
发布日期: 2019-12-06 14:03
来源: 余姚市统计局
阅读次数:

    1949年5月23日,余姚获得解放。70年来,在历届余姚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余姚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奋斗、创新创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实现了从封闭生产到开放发展的转变、从追求速度到追求质量的转变,余姚已连续9年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在第十八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百强县中排名第12位,并于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并成为宁波首个县级全国文明城市。

    一、经济总量追赶超越,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经济总量逐年攀升,生产总值跨越千亿大关。194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只有不到3500万元,1964年突破亿元,1987年突破十亿,1996年突破百亿,2017年突破千亿,2018年底达到1105.08亿元,是1949年的3157倍,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12.4%。人均GDP(按户籍人口)从1949年的87元跃升至2018年的13.21万元,是1949年的1518倍,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11.2%。人均GDP(按户籍人口)相继在2006年、2010年和2014年分别突破5000美元、10000美元和15000美元,2018年余姚人均GDP为19956美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自主性持续增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余姚,落后的农业占主要份额,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第三产业十分有限。1949年,全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74.3∶14.3∶11.4,“大跃进”和十年动乱期间,一产发展缓慢、二产得不到重视,三产迟滞不前,到1978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为42.0∶43.4∶14.6,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产业政策进行了调整,全市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1992年,全市产业结构调整为20.4:51.3:28.3,2018年进一步演变为4.0:58.1:37.9,形成工业和服务业共同推动产业发展的格局。

    工业主导地位凸显,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工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工业增加值从1949年的0.0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595.21亿元,增长了11904倍;工业企业家数从1949年的49家发展到2018年工业法人企业近14000家,个体户近25000家,其中规上企业达到1188家,营业收入上亿元企业286家。全市拥有1个与国际合作的生态园——中意(宁波)生态园,2个省级工业开发区,3个省级特色小镇,1个市级特色小镇,10余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块状经济功能区,上市企业9家。全市基本形成了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大新兴产业和家用电器、塑料模具、机械五金、照明灯具等传统产业的发展格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44.5%、58.6%、67%。我市连续六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单位,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成为全省首批、宁波唯一的“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县级试点示范城市和全省首批“工业强市”。

    第三产业较快发展,成为经济重要组成。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49年的0.04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18.57亿元,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14.4%,其中撤县设市(1985年)以来年均增长18.5%。余姚专业市场众多,交易活跃。全市有中国塑料城、中国有色金属材料城、中国(轻工)模具城、中国裘皮城等各类市场百余家,是浙江省“十大市场强市”,多次入选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其中中国塑料城是全国最大的塑料专业市场和浙江省最大的生产资料市场,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发布的“中塑仓单”指数已成为国内塑料价格的风向标,甬易支付是全国塑料电子商务行业首家非金融机构支付结算平台,中国塑料城先后被评为“中国商品市场百强”、“中国优秀示范市场”等称号;中国裘皮城是全国最大的高端裘皮交易市场。以产业和市场为依托的会展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中国塑料博览会已连续成功举办20届,成为中国塑料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2018年,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4.17亿元,占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的4.4%。2018年,我市高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93亿元,同比下降18.2%,实现增加值2.15亿元,同比增长12.9%。

    农业经济稳定增长,现代农业促发活力。农业由过去单一的种植向农、林、牧、渔业全面转变,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广泛运用于农业。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949年的0.26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4.08亿元,增长近170倍。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新型农业不断发展,全市先后建成万亩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15个、粮食功能区10.5万亩、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33个,培育形成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9家、家庭农场300余家,拥有“杨梅之乡”“榨菜之乡”等10个特色名品之乡,涌现出“瀑布仙茗”“备得福”等品牌产品,被授予国家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等称号。

    二、需求拉动更趋协调,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有效投资规模扩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固定资产投资从1980年到2018年年均增长16.7%,其中工业投资从1995年到2018年年均增长9.9%。2018年民间投资增长29.5%。2018年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高新技术产业、环境和生态治理业投资等重点领域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5.7%、22.1%、25.5%、1.7%。

    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商贸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各类市场不断成熟,消费层次明显提升。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由1949年0.1125亿元逐年提高到2018年的471.78亿元,年均增长12.8%。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汽车、电子产品、金银珠宝、旅游等为主的消费热点基本形成。“互联网+”消费模式异军突起,2018年实现网络零售额119.2亿元,同比增长37%。旅游市场日趋活跃,我市拥有2个国家4A景区、4个国家3A景区、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15家星级饭店,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4家;拥有21家旅行社,其中国际社2家;拥有各类农家乐经营户230家,其中山庄、农庄35家,星级农家乐123家。2018年举办四明山旅游节等40多项节庆活动,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5.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和17%。全市农家乐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782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约7.5亿元,分别增长22.9%和21.0%。

    外向经济持续发展,对外贸易成果丰硕。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由1985年的48.5万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5.01亿美元,年均增长23.4%。2018年我市实现浙商创业创新资金66.1亿元,同比增长46.8%。1985年8月29日,余姚市被列为甲类对外开放地区,我市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市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贸易往来,并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出口产品商标,开放型经济规模居浙江省各县(市)区前列。1990-2018年全市进出口额年均增长26.7%,其中出口额由1990年的0.51万元增加到2018年540.33亿元,年均增长29.4%,远高于同期GDP的现价增幅。我市外贸依存度由1990年2.5%提高到2018年的74.3%,年均上升2.6百分点。

    三、综合交通更为便利,通信网络安全畅通

    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更好服务区域发展。余姚地处美丽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南翼,环杭州湾大湾区中心地带,我市交通由解放初期的水运逐步向公路、铁路和航空等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目前沪杭甬高速公路、杭甬高铁、萧甬铁路、城际铁路横贯境内,距宁波市区、宁波国际机场和北仑港仅半小时左右的车程,至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只有1小时车程。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使余姚正式纳入上海“二小时交通圈”。全市公路通车里程由1949年的59.2公里、1978年的324公里增至2018年的1965.66公里。全市铁路营业里程由1955年的15公里、1978年的41.73公里增至2018年的121.86公里,其中高铁38.4公里。1949年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8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125万人公里,水运客运量21.6万人,水运客运周转量1188万人公里;水运货运量2万吨,水运货运周转量60万吨公里。2018年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246.42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34996.73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1333.9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133538.7万吨公里。

    通信网络安全畅通,实现城乡全面覆盖。1949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只有18.56万元,1978年为143.19万元,2018年达1.66亿元。固定电话用户数从1949年的113户增长到2018年的26.7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从1992年的0.02万户增长到2018年的165.24万户。从1997年网络起步至今,已有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53.78万户,真正进入网络化时代。

    四、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财富加速积累

    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250元,是1987年的49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792元,是1987年的40倍;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69:1,分别比宁波、浙江、全国平均水平低0.1、0.34 和1.01;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66辆、拥有人均住房面积53.4平方米。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5924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11747元,教育文化娱乐支出5008元,城镇恩格尔系数32.7%,比2013年降低2.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027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8373元,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158元,农村恩格尔系数36.4%,比2013年降低9.5个百分点。食品烟酒支出占比(恩格尔系数)处于逐年下降、文化娱乐支出占比逐年上升态势。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金融规模不断扩大。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市财政实力显著增强。1949年,我市财政总收入仅0.05亿元,1985年我市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之后基本上每五年翻一番,截至2011年,我市财政总收入突破了100亿元大关。2018年,我市财政总收入达到169.37亿元,比1949年增长近3387倍,年均增速12.5%。1949年末,我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仅为6万元,贷款余额为0,197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226万元和5418万元,201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615.73亿元和1280.74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3092倍和2364倍,年均增长分别为22.3%和21.4%。七十年来我市居民金融资产稳步增加,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950年的3万元增加到2018年末的890.64亿元,年均增长24.5%。

    五、创新驱动成效显著,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科技创新活力显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2000年以来,我市制定并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商标、品牌、专利”战略和“质优余姚”建设,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创业和企业创新。我市综合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主要科技指标均大幅度提高: 2018年全市财政用于科学技术支出5.85亿元,是2000年的104倍,年均增长30%;2017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支出 28.11亿元,是2000年的562.2倍,年均增长45.1%,2017年R&D占GDP的比重2.8%,而2000年占比仅有0.03%。科技产出成果丰硕,专利授权量由2000年的325件提高到2018年的606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由2000年的3件提高到2018年的472件。稳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8年新增创业实体1.9万家,创业带动就业9.6万人,新增大学生创业531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085个。截至2018年末,全市累计拥有各级研发中心35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7家,宁波级128家,余姚级176家;拥有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5家,省级企业研究院4家,宁波市级企业研究院14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累计拥有164家;新增宁波市创新型初创企业159家,累计拥有1273家。已认定宁波市级众创空间3家,本市级在建和企业入驻的众创空间8家。创新驱动逐渐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社会保障日趋健全。2018年全市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达到21.45亿元,是2000年的1147倍,年均增长48.5%。本市户籍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2%,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64%;社保卡金融账户激活率达到80%以上。全市拥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37处,床位7471个。社区服务设施3201处。全市共有低保对象9131户12825人。目前每月支出低保资金753万元。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1949年,我市共有专职教师569人,在校学生1.29万人。2018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36所,在编教师7789人,在校学生总数15.42万人。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均达到100%,初升高比例达到99.16%。全市通过浙江省标准化学校评定学校109所,占全市现有义务段学校总数的98.2%。全市拥有省数字化示范学校3所、宁波市智慧校园示范学校24所。全年我市共实施教育基建项目30个,投入资金2.9亿元。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成绩优异,成功创建为省示范学习型城市。

    健康余姚不断深化。2018年,全市共拥有医疗卫生计生机构535家,实有病床3323张,卫生技术人员6844人,分别是1981年的3.6倍、3.3和5.3倍。按常住人口统计,每千人床位数、卫技人员数、执业医师(含助理)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2.91张、5.99人、2.33人和2.51人。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七苗覆盖率分别为96.16%和92.83%,免疫预防服务质量保持全省先进水平。城乡二十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资源共享中心模式全省推广,“全科疾控”受到国家卫计委肯定,被列入全省首批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市),先后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首批浙江省卫生强市等荣誉称号,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0.78岁。

    公共文体繁荣发展。乡镇(街道)综合文化中心、行政村村落文化宫、自然村文化活动点以及健身路径实现“四个”全覆盖,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62家,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余姚博物馆、王阳明故居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建成投用,第十五届世界精武武术文化大会、2018百公里山地越野系列赛(中国·余姚)、国际河姆渡文化节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阳明文化周、“周末文化”、“做文明崇德余姚人”等活动影响持续放大,姚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余姚土布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道德银行”做法全国闻名,公共文化配送经验全国推广,涌现出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山海情》、《呦呦青蒿》等一批文化精品。先后荣获全国文化模范市、全国体育先进县、省体育强市、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社会治理水平大幅提升。“治法余姚”“平安余姚”建设深入推进,自治、德治、法治相融合的基层治理模式全面推开,基层治理“一张网”“一中心四平台”全域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严格,矛盾源头化解更加有效,2018年群众安全感满意率高达96.12%,实现“平安建设”十一连冠,创建成为“浙江省食品安全市”。

    回首过去巨大成就,我们欢欣鼓舞。展望未来美好前景,我们豪情满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余姚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余姚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知行合一、勇立潮头,为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