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项 | > 12340社情民意调查 |
2022-11-25 16:45:54
为全面了解我市公众对健康宁波建设的满意度水平,市统计局连续四年开展了“健康宁波”建设公众满意度调查,全市共获得成功样本10986个,覆盖10个区(县、市)。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受访者知晓“健康宁波”建设,近七成受访者满意自身健康状况。“健康宁波”建设总体满意度近四年来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多项细分满意度获公众认可,农村居民满意度评价普遍高于城市居民。调查同时发现,当前公众希望在健康环境建设、医疗健康保障和基层健康服务方面有所改善。
一、“健康宁波”现状分析
(一)近六成受访者知晓“健康宁波”建设
调查结果显示,56.1%的受访者听说过“健康宁波”建设。
分地区看,海曙区知晓率(69.5%)居首位;分城乡看,城市居民(55.1%)知晓率略低于农村居民(58.4%)知晓率;分职业看,知晓率最高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77.0%),且该群体知晓率连续四年居首。
(二)近七成受访者满意自身健康状况
公众的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标志。我市公众被问及自己的健康状况时,69.7%的受访者表示“好”或“较好”。
分地区看,宁海、海曙位列前二,自身健康满意度得分分别为85.5分和85.0分。分城乡看,城市居民自身健康满意度得分(82.6分)略高于农村居民(81.3分)。
(三)满意度获公众普遍认可
1.总体满意度呈现波动上升态势
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健康宁波”建设满意度总得分85.3分,相比2020年、2019年分别提升2.5分、3.5分,但比2021年下降1.2分,总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
图1 2019-2022年我市“健康宁波”满意度得分
2.“健康宁波”多项满意度获公众认可
分细项看,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能力(93.5分)、传染病信息通报机制畅通(92.7分)、智慧医疗搭建公众健康服务平台(91.4分)的满意度评价均超过90分,获得公众普遍认可。此外,公共场所控烟(87.1分)和健康科普(85.3分)也得到公众肯定。
表1 我市公众对“健康宁波”建设的满意度评价情况
单位:分
内 容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请问您对电视报刊等媒体上的健康科普栏目的内容满意吗? | 85.3 | 88.9 | 84.6 | 85.5 |
请问您对本地可供群众免费锻炼的健身场所满意吗? | 82.4 | 84.8 | 81.8 | 83.7 |
请问您觉得本地医院、学校、火车站、商场等公共场所控烟工作怎么样? | 87.1 | 90.2 | 87.8 | 86.1 |
请问您对本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满意吗? | 80.6 | 84.3 | 79.9 | 80.2 |
请问您对看病公费报销比例满意吗? | 81.9 | 84.2 | 81.8 | 81.2 |
请问您对本地的食品安全现状满意吗? | 80.3 | 82.8 | 76.8 | 77.1 |
请问您对本地的空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满意吗? | 82.4 | 85.0 | 81.3 | 79.7 |
请问您对本地的健康养老、健康旅游、智慧医疗等健康产业满意吗? | 80.8 | 84.9 | 80.2 | 81.2 |
您认为本地的传染病信息通报机制是否畅通? | 92.7 | 93.7 | 91.1 | -- |
请问您对本地智慧医疗搭建公众健康服务平台(如网上挂号、自助结算)满意吗? | 91.4 | -- | -- | -- |
请问您对本地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比如新冠疫情)满意吗? | 93.5 | -- | -- | -- |
总评价 | 85.3 | 86.5 | 82.8 | 81.8 |
3.农村居民满意度评价普遍高于城市居民
分城乡看,农村居民满意度总得分86.0分,略高于城市居民(85.0分)。
分细项看,农村居民满意度得分评价普遍高于城市居民。11个细项满意度评价中,有7个评价高于城市居民。可见乡村产业振兴的全面实施和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的稳步推进,“健康宁波”工作在农村得到很好的体现和落实,农村居民对“健康宁波”工作成效评价也随之提升。
表2 城乡居民对“健康宁波”建设的满意度评价
单位:分
内容 | 城市居民 | 农村居民 | 农村对比城市 |
健康知识普及 | 84.8 | 86.5 | 1.7 |
健身场所 | 82.1 | 83.2 | 1.1 |
控烟禁烟 | 86.5 | 88.6 | 2.1 |
基层医疗水平 | 80.2 | 81.3 | 1.1 |
公费报销 | 81.6 | 82.7 | 1.1 |
食品安全 | 79.9 | 81.1 | 1.2 |
生态环境 | 82.3 | 82.6 | 0.3 |
健康产业 | 80.4 | 81.6 | 1.2 |
传染病信息通报 | 92.5 | 93.0 | 0.5 |
智慧医疗 | 91.4 | 91.6 | 0.2 |
应对公共卫生能力 | 93.3 | 94.0 | 0.7 |
总评价 | 85.0 | 86.0 | 1.0 |
二、值得关注的方面
“甬有健康”幸福民生品牌的打造需持续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康环境建设仍需加强
一是饮食健康方面,食品安全满意度评价依然偏低。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食品安全现状的满意度得分仅为80.3分,连续四年居末位。调查显示,32.2%的受访者对本地的食品安全现状表示“一般”、“不太满意”或“不满意”。
二是健康设施方面,健身场地建设仍有不足。近年来为给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健身好去处,我市加大了群众体育设施建设,但与公众需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可供群众免费锻炼的健身场所的满意度得分为82.4分,仍有29.8%的受访者对本地可供群众免费锻炼的健身场所表示“一般”、“不太满意”或“不满意”。
(二)医疗健康保障仍需完善
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看病公费报销比例的满意度得分为81.9分,在各项满意度排名中居倒数第二。调查结果显示,29.2%的受访者对看病公费报销比例表示“一般”、“不太满意”或“不满意”。
(三)基层健康服务仍需优化
一是基层医疗水平仍需提高。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所提升。但仍有33.1%受访者对“当前我市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表示“一般”、“不太满意”或“不满意”。满意率偏低原因众多,一方面基层能够提供的医疗服务水平确实有限,另一方面基层医疗的医患关系仍然较为紧张,群众基层医疗能报销的药物种类有限也一定程度影响着最终评价。
二是优质医疗资源仍需扩容。近几年,我市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打造一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但当前水平与宁波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现状和人民的需求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62.6%的受访者期盼我市加大力度发展医学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医学专业人才;另一方面,60.5%的受访者期盼我市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增加卫生机构病房数、床位数、基本医疗设备等。
三、对策建议
“健康宁波”建设是一项长期化、系统化的工程,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安排。“健康宁波”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遵循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紧扣“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主题,以提升健康素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打造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为重点,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转变卫生与健康发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率先全面建成健康城市。
一是做好健康宣传。通过各种宣传渠道,把健康理念、健康知识等灌输给每一个居民,不断提升居民自身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全市健康文明水平,着力打造“健康宁波”新宁波精神。
二是做强健康保障。通过提升区域内医疗就诊率、智慧医疗覆盖率、常住人口医师数、常住人口护士数等,优化健康服务,从“以治病为中心”向“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同时,加大健康保障力度。通过健康保险的保障属性,鼓励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
三是做优健康服务。通过“数字化”改革成果,不断提升“数字化”健康应用比重,实现“健康宁波”的“数字化”升级;同时要关注老龄化问题,把发展老年健康产业作为“健康宁波”往后的工作重点,产业转型、服务转型,从医疗服务为主的工作模式向养老服务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