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项 >12340社情民意调查
- 12340社情民意调查
2022年是《宁波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第二年,计划的实施能有效推进我市新时代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和健康需求。为全面掌握我市公园、绿地健身设施和公共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情况,了解公众对相关政策措施的支持程度和对政府的期盼,市统计局于2019年、2020年和2022年分别组织开展了宁波市公园健身设施及公共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情况调查。三次调查共获得成功样本6899个,涵盖10个区(县、市)。
调查显示,我市公众高度支持健身相关政策措施,超九成公众满意公园健身设施。调查同时发现,2022年健身人群比例略有下降,户外健身为公众健身首选。此外,公众对户外及体育场馆健身场地及设施存在以下期盼:一盼户外健身设施数量再增加、质量有保障、种类更丰富;二盼体育场馆数量再增加、设施质量有保障、服务再提升;三盼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数量再增加、设施设备再完善、开放信息及时广泛告知。
一、我市公众健身及相关情况分析
(一)公众高度支持健身相关政策措施
调查显示,我市公众高度支持市政府出台的各项全民健身政策及措施。对于我市先后出台的《宁波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等政策意见,以及推进体育健身设施进公园等措施,公众支持率高达99.5%,比2020年增长0.6个百分点。
(二)超九成公众满意公园健身设施
从公众对公园健身设施配备满意情况来看,2022年满意率为92.2%,分别比2020年和2019年提高0.3和1.4个百分点。
图1 2019年、2020年与2022年公园健身设施满意率
(三)健身人群比例略有下降
调查显示,2022年我市公众平常有健身习惯的占比为82.0%,分别比2020年和2019年下降了1.5和2.8个百分点。
表1 2019年、2020年与2022年有健身习惯人群占比
单位:%
健身习惯 | 2022年 | 2020年 | 2019年 |
几乎天天健身 | 8.2 | 9.4 | 9.7 |
经常健身 | 16.1 | 18.6 | 19.8 |
偶尔健身 | 57.7 | 55.6 | 55.3 |
合计 | 82.0 | 83.5 | 84.8 |
(四)不同年龄段健身参与度存在差异
分年龄段来看,不同年龄段人群健身参与度存在差异。调查显示,4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健身参与度普遍较高,均超过80.0%。
其中60~69周岁人群“几乎天天健身”和“经常健身”的比例近五成,为47.3%。相对而言,18~29周岁和30~39周岁人群这一比例分别仅为13.5%和14.5%。
表2 各年龄阶段群体有健身习惯人群占比
单位:%
年龄段 | 18~29周岁 | 30~39周岁 | 40~49周岁 | 50~59周岁 | 60~69周岁 |
几乎天天健身 | 3.2 | 3.6 | 7.1 | 15.3 | 22.7 |
经常健身 | 10.3 | 10.9 | 18.9 | 21.0 | 24.6 |
偶尔健身 | 55.6 | 65.0 | 60.1 | 50.3 | 36.7 |
合计 | 69.1 | 79.5 | 86.1 | 86.6 | 84.0 |
(五)户外健身为公众健身首选
调查显示,2022年我市公众去公园(41.8%)、附近学校体育场地(6.7%)等户外场所健身的比例近五成。同时,在社区、体育场健身人群中也有一定户外健身人群。可见,户外健身是我市公众健身的首选。
表 3 2019年、2020年与2022年公众锻炼场所比较
单位:%
锻炼场所 | 2022年占比 | 2020年占比 | 2019年占比 |
公园 | 41.8 | 40.5 | 36.9 |
社区 | 15.4 | 11.6 | 11.4 |
健身房 | 10.4 | 12.0 | 13.1 |
体育馆(场) | 7.3 | 7.0 | 5.6 |
附近学校体育场地 | 6.7 | 12.0 | 15.8 |
其他 | 18.4 | 17.0 | 17.3 |
二、公众的几点期盼
(一)盼户外健身设施数量再增加、质量有保障、种类更丰富
一方面,公众对增加公园、绿地健身设施数量及确保设施质量方面充满期待。调查显示,近三成受访者对周边公园、绿地健身设施配备情况表示“一般、不太满意或不满意”。主要原因是选择户外健身锻炼的人数越来越多、健身设施设备配备不足。尤其在人口密集的老城区,健身人数众多而健身设施、场地无法满足公众集中性健身锻炼需求。同时,当前公园、绿地已有的健身设施存在一定程度老化、破损,未得到及时修理、更新。公众普遍希望增加公园、绿地健身设施数量,有关部门及时修理、更新设施,提升维保效率,让更多人群共享健身乐趣。
另一方面,公众对公园、绿地增设不同体育健身设施种类充满期待。调查显示,公众对各类专业性的健身设施、场地期许提升,其中对羽毛球场、常规健身器材(如单双杠、双人漫步太空机、双人坐蹲等)、多功能运动场(一场多用)和篮球场的需求相对旺盛,希望配备以上设施的公众占比分别为58.9%、55.2%、54.4%和50.5%。此外,公众对网球场(26.0%)、足球场(25.6%)和轮滑场(19.5%)也有一定需求。
表4 公众希望配备的健身设施占比
单位:%
希望配备的健身设施 | 占比 |
羽毛球场 | 58.9 |
篮球场 | 50.5 |
网球场 | 26.0 |
足球场 | 25.6 |
轮滑场 | 19.5 |
多功能运动场(一场多用) | 54.4 |
常规健身器材,如单(双)杠、双人漫步太空机、双人坐蹲等 | 55.2 |
(二)盼体育场馆数量再增加、设施质量有保障、服务再提升
一方面,公众对公共体育健身场馆数量增加、设施完善充满期待。随着生活品质的持续提升,公众对健身环境和设施提出更高要求。调查显示,52.5%的受访者认为我市当前公共体育场馆数量偏少,17.2%的受访者认为公共体育场馆位置不好。同时,36.2%的受访者认为器材损坏老化严重是当前公共体育场馆设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公众普遍希望公共体育场馆有所增加,场馆设施和健身器材能适时排摸、修理和更新,让广大公众安心享受健身乐趣。
表5 周边对外开放的公共体育场馆建设与设施方面的问题占比
单位:%
周边对外开放的公共体育场馆建设与设施方面的问题 | 占比 |
数量偏少 | 52.5 |
器材损坏老化严重 | 36.2 |
只开放部分设施项目 | 19.8 |
位置不好 | 17.2 |
其他 | 32.8 |
另一方面,公众对体育健身场馆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充满期待。由于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相对偏少、专业服务人员相对缺乏、场馆设施维护成本较高等因素的存在,给体育场馆的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带来一定困难。调查显示,在管理方面,35.1%的受访者认为场馆缺乏专业管理和指导人员,31.0%的受访者认为当前体育场馆人多且杂、缺乏管理且存在安全隐患;在服务方面,问题主要集中在免费开放时间不合理(17.9%)、有偿开放价格偏高(16.3%)和环境脏乱(14.6%)。公众普遍希望通过加大财政补贴、提高场馆管理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引进志愿服务等措施,增加专业管理和服务人员,提升体育场馆管理和服务品质。
(三)盼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数量再增加、开放时间再延长、开放信息及时广泛告知
一方面,公众对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数量和设施设备的完善充满期待。调查显示,近四成受访者认为部分学校没有对外开放体育场馆。同时,25.4%的受访者认为开放时间太少,应适度延长。此外,对于学校体育场馆收取费用方面,41.0%的受访者表示希望低价有偿开放,这样虽然要缴纳一定入馆费用,但是可以满足成本维护需求,确保场馆的正常运营。38.5%的受访者则认为可以在限定时段限定人数免费开放,这样虽然在时间和人数上有所限制,但是可以确保不会因为免费而人流量过大。
另一方面,公众希望体育场馆开放信息可以及时广泛地对外告知。调查显示,44.9%的公众反映开放信息没有对外广泛告知。公众普遍希望可以提高体育场馆开放信息的传播范围与及时性。
表6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存在的问题占比
单位:%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存在的问题 | 占比 |
开放信息没有对外广泛告知 | 44.9 |
部分学校没有对外开放 | 39.1 |
开放时间太少 | 25.4 |
器材设施相对简陋 | 18.6 |
其他 | 36.7 |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