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县分析
奉化区居民消费调查分析报告
作者: 徐冰倩
发布日期: 2023-10-10 11:34
来源: 奉化区统计局
阅读次数:

    日常消费是指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用,也就是人们消耗生活资料或接受服务以满足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在后疫情背景下国际经济发展陷入滞胀,不确定因素频发,消费的支撑促进作用日益明显,经济增长逐步实现了从投资拉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变。为了解我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掌握居民消费痛点、堵点、难点,通过线上问卷的形式对奉化区居民的日常消费情况进行调研,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12份,现将报告分析如下:

    一、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中,男性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3%,女性占67%;分年龄看,20岁以内占比1.6%,20岁-40岁占比46.16%,41岁以上占比52.24%;分职业看,企业从业人员占比38.78%,从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比23.4%,离退休人员占比6.09%,个体商贩占3.85%,失业、无业人员占比2.88%,学生占比0.96%,其他占比24.04%。本次调查结果在成年消费群体中具有代表性。

    二、居民收入消费特点

    按照经典经济学理论,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居民的实际收入决定了其购买能力,消费形成预算约束。本次问卷调查显示,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情况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收入增长预期良好

    调查中,在问及“您的家庭的生活费主要来源是”,在问卷列出的收入来源中,选择工资收入的占比89.74%,远远超出经营收入(9.29%)和投资收入(7.05%),可见劳务性收入依然是绝大多数消费者的主要收入来源。在问及收入变化时,选择高于去年的消费者占比25.32%,与去年持平的分别占50.32%,低于去年占比24.35%。

    (二)整体消费态度积极

    本次调查显示,认为2023年消费会高于去年的占比50.32%,持平去年的占比37.18%,低于去年的占比12.5%。与2019年疫情前的消费水平相对比,认为消费升级的占22.44%,没有明显变化和说不清楚的占51.6%,消费降级的消费者占25.96%。

    (三)预期收入影响预期消费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中可以看出,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在居民中根深蒂固,并表现在消费预期上。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影响了居民的消费意愿,当居民的收入预期越好,人均可支配收入越多,居民的消费能力就越大,就越有消费的欲望,居民的消费倾向就越大。预期收入明显高于去年的居民中74.1%的居民消费预期同样明显高于去年;预期收入与去年持平的居民中61.8%预期消费与去年持平;而预期收入明显低于去年的居民中选择消费预期明显低于去年的占比最高,达到了44.8%。

    (四)消费趋势变动较小

    本次调查显示,多数被调查者对于2023年的消费预期延续了2019年疫情前的消费情况。认为2023年消费预期明显高于去年的居民中,多数消费水平相比2019年升级,占比为52.3%;认为2023年消费预期略高于去年或持平的居民中,多数消费水平相比2019年没有明显变化,占比分别为40.2%和66.4%;选择2023年消费预期略低于去年或明显低于的居民中,多数消费水平相比2019年消费降级,占比分别为60%和78.6%。可见疫情并不是决定消费预期的主要因素。

    (五)日常消费占比较大

    本次调查显示,在问及与疫情前(2019年)发生变化的消费品类和主要家庭开支时,大部分居民都选择了日常生活用品和美食餐饮消费,占比远超其他消费品类,吃和用等基本生活消费依然是居民消费和关注的主体。

    (六)文旅消费需求旺盛

    假日消费是观察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窗口。疫情过后,各地多项数据显示中国假日消费市场势能强劲,为经济持续复苏提供动能。本次调查显示,26.28%的居民在“五一”假期期间没有相关文旅消费;而在有相关消费活动的居民中,64.1%的居民参与过餐饮聚会,大于休闲购物(37.18%)、外出旅游(35.26%)、观影观展(19.87%)、体育健身(4.81%)。问及在暑假中是否有外出旅游的打算时,49.36%的居民没有旅游计划,30.77%的居民有周边游计划,20.19%的居民有出省游的计划,17.31%居民有省内游的计划,而选择出国游的占比3.21%。

    (七)消费模式更加多元化

    随着智能设备的和移动支付的普及,人民的日常消费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购物。调查显示,在问及主要日常消费渠道时,75.32%的居民选择网络电商平台(含直播平台),59.62%选择城市大型购物商场、超市,42.63%选择社区超市及综合型便利商店,25%选择街道集市、地摊,7.69%的居民选择社区团购。可见“电商网购”已成为新时代奉化居民的主要消费渠道。

    三、居民储蓄情况

    (一)居民储蓄意愿降低

    调查显示,在问及家庭储蓄(理财)的变动情况时,主动和被动减少储蓄的居民占45.52%,基本不变的占比34.62%,10.29%的居民储蓄增加。在细分储蓄原因时,除去13.78%的居民没有家庭储蓄外,51.28%的居民将储蓄用于子女教育,39.42%用于养老,34.29%用于医疗,29.17%用于大宗消费(住房、汽车等),18.91%用于子女婚嫁,5.77%没有投资渠道,1.92%用于家庭农业生产投资。

    (二)储蓄原因受消费者文化程度影响

    将调查结果中的文化程度和储蓄原因进行交叉分析,可以发现文化程度不同,储蓄的用途也各不相同;文化程度越高越倾向于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对医疗和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就越高。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有50.98%选择了用于养老,这可能是受到文化程度的受访者年龄的影响。文化程度为大中专(含高中)的受访者选择用于子女教育的占比达到51.11%,排名第二的是用于养老(36.3%)。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受访者选择最多的同样是用于子女教育(65.08%),而排名第二的则是用于医疗(42.86%)。

    四、居民信贷情况

    消费信贷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可以减缓居民当期所面临的资金困难,促进消费增长。

    (一)房贷对家庭消费影响大

    近几年,随着住房价格的不断攀升,居民所拥有的住房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居民家庭所拥有债务的主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43.59%的居民没有房贷压力,30.77%的居民房贷低于家庭收入的30%,17.31%的居民房贷占30%-50%以上,剩余8.33%的居民房贷高于家庭收入的50%;同时认为房贷对家庭生活消费影响较大的占42.31%,认为影响较小的占比57.69%。

    同时,将被调查者的房贷占家庭收入支出比例与房贷对家庭生活消费情况进行对比,房贷占收入10%和10%-30%以内的居民中大部分认为房贷对家庭有一点影响,占比分别为41.03%和43.86%;房贷占比30%-50%和50%以上的居民认为房贷对家庭影响非常大,占比分别为42.59%和76.92%。可见房贷占比越大,对家庭生活消费影响越大,存在明显的负向作用。

    (二)近半数居民有信贷消费行为

    调查显示,54.17%的居民对消费信贷持消极的心态,没有也不愿意信贷消费;45.83%的居民正在使用消费信贷。从领域来看,使用消费信贷的居民中有31.65%选择购买汽车,排第二的教育培训(18.35%)和子女婚嫁(13.53%),购买家电和旅游度假均占比11.24%,医疗美容占比3.44%,其他占比10.55%。

    (三)居民对于购建新房比较保守

    调查显示,在问及近两年内是否有购房(建房)的计划时,56.41%的居民没有购建新房的计划,24.04%不能确定,有19.55%的居民有购建的计划。而存款不够首付(46.79%)和目前收入支付房贷尚有压力(40.71%)是制约购建新房的最主要原因,远大于对当前经济信心仍不足,不敢随意大笔支出(28.21%)和担心房价下跌,购房无法保值增值(21.47%)。

    (四)三成居民有购车计划

    购车行为是指居民为了满足自身交通出行需要,在购买动机的驱使下所进行的消费活动。但是当现实情况的负面因素超过这些购买动机时,购车行为则会受到抑制。调查显示,有28.53%的居民有购车计划,71.47%的居民没有购车计划。在有购车计划的人群中,已有车辆(65.16%)的人数是没有车辆(34.84%)的近两倍,可见消费升级的潜力更大。而没有购车计划的主要原因中,存款不足,购车费用不够占48.72%,用车成本(保险、年检、停车费等费用)高于实际需求,不划算占31.09%,车贷给目前生活带来压力,不敢贷款占19.23%,公共停车位较少、停车难占16.67%。

    五、养老服务有提高空间

    2017年到2022年,五年间全区户籍人口中老龄人口占全区总人口比重从26.0%提高到30.3%,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剧。近年来,奉化区紧盯全域幸福颐养服务区建设目标,围绕居家养老升级、机构供给优化、助餐服务提档推出多项助老养老服务。但目前助老养老服务较为基础,尚有提高的空间。本次调查显示,8.65%的居民认为与传统养老观念冲突明显,不愿意接受相关消费。14.10%认为本地社区养老点、公共养老院数量较少,整体供给不足,13.46%认为养老院相关费用较高,10.26%认为养老院制度、管理、培训不到位,人、财力量有限,整体服务水平不高,8.33%认为社区服务内容不够,不能涵盖老人上门服务、看病取药、检查等基本需求,7.05%认为县级公共养老资源有限,向偏远地区倾斜不足,面向居家养老服务的市场供给不足,找不到提供相关服务的渠道和途径。

    六、影响居民消费提升的因素

    (一)政府消费活动居民参与度高

    为促进消费回补,加快提振消费市场,激发消费活力,全国多地出台各项政策刺激居民消费。调查显示,除去33.01%的居民没有参与过任何政府促销费政策以外,55.13%的居民享受过政府发放的各类(餐饮、燃油、文旅等)消费券,14.74%的居民享受过购车补贴及减征购置税,10.58%的居民参加过政府组织举办的各类购物节、美食节等大型促销活动,9.94%的居民参加过“惠民卡”、门票减免、景酒套票等文旅促销活动,9.62%的居民参加过家电“以旧换新”及购置补贴。

    (二)缺乏娱乐时间和收费高制约旅游消费

    在问及“您希望政府在消费产品和服务上哪些方向有所提升”时,55.77%的居民希望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40.38%的居民希望线上促销、低价折扣,加大消费券发放力度,激发消费活力;39.1%的居民希望拓展新消费热点,提供景区门票减免;19.55%的居民希望加强消费市场监管,拓宽维权渠道、规范售后服务等;14.42%的居民希望政府继续提供以旧换新服务;12.18%的居民希望提高网购商品的物流配送效率,健全农村消费流通体系;8.33%的居民希望增加商业网点和消费场景,注重核心商圈、步行街、夜经济消费等打造。

    (三)社会福利影响居民消费

    社会福利包括社会保障、医疗保健、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的服务。通过社会福利,可以改善市场失灵、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调查显示,居民希望通过提高收入和政府扩大社会福利来提升消费水平。在问及您对提升家庭消费水平有哪些建议时,多数居民选择了提高收入、减轻养老医疗负担、降低教育支出,分别占到59.29%、48.08%、45.51%。也有19.55%的居民建议降低车贷/房贷利率,减轻大宗消费压力,10.90%建议增加廉租房供应,10.26%建议加大减税降费力度,6.73%建议加大低收入群体的兜底保障力度。

    七、提升消费水平的建议

    (一)提高收入水平,增加可支配收入

    一是政府应根据经济状况和政策目标,不断完善减税降费措施,降低个人和家庭的税负,增加可支配收入,释放消费空间。二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完善创业补贴,提升城市竞争力;细化失业群体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求职者的能力。三是依托奉化本土特色,打响奉化冷饮、奉化牛肉面、水蜜桃等品牌;依托历史文化底蕴,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宣传溪口风景区、应梦里小镇等旅游景点,打造特色周边游、周末游项目,推动美食文化、历史文化、与旅游市场相互促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居民经营收入。

    (二)优化消费结构,提振居民消费动力

    一是政府在教育、住房、医疗等民生体系给予大力扶持,用良好的政策系统和经济环境给予居民安全感。二是通过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借助发放消费券、活动促销等形式增加民众的购买力与消费欲望,进而带动生产与投资增长,加速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