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项  > 12340社情民意调查

2023年宁波市健身场地设施及群众健身情况满意度调查报告

2023-09-26 10:44:13

 2023年是《宁波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第三年,为全面掌握该计划实施以来,我市公园、绿地健身设施和公共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情况,了解公众对相关政策措施的支持程度和对政府的期盼,市统计局于近期组织开展了2023年宁波市健身场地设施及群众健身情况满意度调查,共获得成功样本2000个,调查范围涵盖10个区(县、市)。

 调查结果显示,健身已成为我市多数公众日常习惯,健身人群占比超八成;公众对健身相关政策举措高度肯定,支持率达99.4%;公众对公共健身场馆开放情况及公园健身设施配备情况满意率均超90.0%。同时,公众对公共健身场地及设施仍存四点期盼:一盼开放场馆数量再增加;二盼器材设备质量再提升;三盼专业管理服务再加强;四盼开放信息告知再广泛。

一、我市公众健身及相关情况分析

(一)健身已成为多数公众日常习惯

 1.健身人群占比超八成。调查显示,2023年我市公众平常有健身习惯的人群占比为82.1%,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几乎天天健身”占7.8%;“经常健身”占16.9%;“偶尔健身”占57.4%。

 2.不同年龄段人群健身参与度存在差异。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人群健身参与度存在差异。数据显示,40岁及以上人群健身参与度普遍较高,健身人群占比均超过80.0%。其中,60~69周岁人群“几乎天天健身”和“经常健身”的比例超五成,达53.8%。而18~29周岁和30~39周岁人群这一比例分别仅为11.8%和12.2%。


                                                                   表1  各年龄阶段群体有健身习惯人群占比

                                                                                                                                                                                                                                                                                                                                     单位:%

年龄段

18~29周岁

30~39周岁

40~49周岁

50~59周岁

60~69周岁

几乎天天健身

2.7

2.7

6.2

12.1

29.7

经常健身

9.1

9.5

19.7

24.4

24.1

偶尔健身

58.6

67.3

58.1

49.9

32.4

合计

70.4

79.5

84.0

86.4

86.2

 3.公众健身更倾向户外场所。调查显示,我市公众进行健身锻炼首选场所为“公园”(38.0%),其次为“社区”(17.9%),两者合计比例超五成;此外,也有部分人群选择“附近学校体育场地”(7.9%)和体育馆(场)(7.7%);选择“健身房”的仅为10.6%。可见,公众健身锻炼更倾向户外场所。

(二)公众高度肯定健身相关政策举措

 1.相关举措知晓率较上年提升。数据显示,2023年我市公众对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举措知晓率为55.4%,较上年提升4.2个百分点;对公共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举措知晓率为42.3%,较上年提升2.5个百分点。

 2.相关政策支持率高达99.4%。调查显示,对于我市先后出台的《宁波市全民健身条例》《宁波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等政策意见,公众支持率高达99.4%,其中“支持”占89.2%,“基本支持”占5.6%,“一般”占4.6%。

(三)公众对公共健身场所较为满意

 1.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情况满意率超90.0%。调查发现,我市公众对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情况普遍表示满意。其中,对周边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情况满意率为90.7%,表示“满意”公众比例最高,为48.3%,较上年提升2.6个百分点;对学校以外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情况满意率为92.8%,表示“满意”的公众比例同样最高,为45.8%,较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

 2.公园健身设施配备情况满意率91.9%。调查显示,我市公众对周边公园健身设施的配备情况满意率为91.9%。其中,表示“满意”公众比例最高,为43.3%,较上年提升2.6个百分点。针对配备的具体设施,公众对羽毛球场、常规健身器材(如单双杠、双人漫步太空机、双人坐蹲等)、多功能运动场(一场多用)和篮球场的需求相对旺盛,希望配备以上设施的公众占比分别为55.2%、53.7%、53.7%和47.8%。此外,公众对足球场(27.4%)、网球场(26.4%)和轮滑场(21.3%)也有一定需求。

 

                                                                    图1  公众希望配备的健身设施占比

二、公众对健身场地及设施的四点期盼

 一盼开放场馆数量再增加。当问及对外开放的健身场馆存在哪些问题或不足时,48.6%的公众认为“数量偏少”,36.6%的公众认为“部分学校没有对外开放”。可见,随着公众健身意识的不断提升,对开放的公共体育场馆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此外,对于开放时间,26.3%的公众认为“开放时间太少”,15.4%的公众认为“免费开放时间不合理”;对于开放形式,四分之三公众认为采取“低价有偿开放”或“限定时段限定人数免费开放”更为合理。

 二盼器材设施质量再提升。调查发现,公众对公共健身场馆的器材设施诉求较为集中,33.8%公众认为对外开放的体育场馆中“器材损坏老化严重”;29.0%的公众认为“器材设备无人维护管理”;19.3%的公众认为对外开放的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施相对简陋”。可见,随着生活品质的持续提升,公众对健身设施和器材提出更高要求,希望场馆设施和健身器材能适时排摸、修理和更新,让广大公众安心享受健身乐趣。

 三盼专业管理服务再加强。调查发现,公众对体育健身场馆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充满期待。数据显示,公众认为对外开放的体育场馆在管理和服务方面存在“缺乏专业管理和指导人员”(35.0%)、“人多且杂,缺乏管理,存在安全隐患”(31.8%)、“入馆手续复杂,不够便利”(13.6%)以及“环境脏乱”(13.1%)等问题。公众普遍希望通过加大财政补贴、提高场馆管理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引进志愿服务等措施,增加专业管理和服务人员,提升体育场馆管理和服务品质。

 四盼开放信息告知再广泛。调查发现,虽然公众对学校体育设施和公共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相关举措的知晓率均较上年有所提升,但是不知道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举措的公众比例仍占44.6%,不知道公共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公众更是超过五成,占57.7%。此外,当问及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存在那些问题或不足时,“开放信息没有对外广泛告知”(40.9%)位列首位。可见,关于公共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举措仍需加大宣传和普及,相关信息还需进一步广泛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