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信息
慈溪消费者信心指数稳中有升 预期向好
发布日期: 2025-04-30 17:20
来源: 慈溪市统计局
阅读次数:

    为综合反映消费者对当下经济形势、就业预期、收入水平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掌握慈溪地区多样化消费需求,慈溪市统计局连续四年组织开展消费者信心调查。现就一季度慈溪市消费者信心网络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通过“浙江民调在线”开展网络调查,覆盖全市19个镇(街道),获得有效样本1162个,样本分布均匀,调查对象年龄在18-29岁的占19.0%,30-39岁的占40.0%,40-49岁的占25.7%,50-59岁的占10.4%,60-69岁的占5.5%。

    二、消费者信心指数解读

    调查显示,一季度,慈溪市消费者信心指数(CCI)为116.1,较2022年(123.0)、2023年(134.2)分别下降6.9点和18.1点,较2024年(114.7)提升1.7点,继续保持在110点位以上的“乐观”区间。其中,反映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生活评价的消费者满意指数为114.8,较2024年(113.2)提升1.6点;反映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生活预期的消费者预期指数为117.0,较2024年(115.7)提升1.3点。综合分析,消费者信心各项指数较前两年下降,较2024年微幅增长,说明消费者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正逐步向好。

    (一)影响因素分析

    就业信心有所回升。反映消费者对当前就业状况评价的就业状况满意度指数为117.6,较2024年提升2.3点;反映消费者对未来就业状况预期的就业预期指数为117.1,较2024年提升2.4点。

    家庭收入总体稳定。反映消费者对当前家庭收入评价的家庭收入状况满意指数为112.6,较2024年下降0.2点;反映消费者对未来家庭收入预期的家庭收入状况预期指数为116.8,较2024年提升0.2点,消费者对当前满意度虽下降,但对未来预期有所提升,表明看好未来收入。

    消费意愿有所增强。消费者在消费时机的判断上较为乐观,消费意愿满意指数为114.1,较2024年提升2.7点。这一增长反映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信心增强,也预示着未来消费潜力会进一步释放。

    (二)分层次表现

    从年龄段分析,银发族引领信心赛道。消费者信心指数最高的是60-69周岁的调查对象(145.5),较去年大幅度增长28.7点,显示出这一年龄段消费者对于经济前景的乐观态度,由于退休后的稳定收入、积累的财富以及相对较少的生活压力,对未来的消费和储蓄计划更加乐观,此外,他们更注重生活品质和享受,因此消费信心相对较高;50-59周岁的调查对象消费者信心指数(126.8)提升15.8点,显示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这一年龄段的消费者通常处于事业的高峰期或稳定期,收入相对稳定。新生代面临信心挑战,最低的是18-29周岁的调查对象(110.6),较去年下降4.8点,显示出一定的悲观情绪,这一年龄段的消费者通常处于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收入相对较低且不稳定,同时面临着较高的生活成本和压力(如房租、房贷、教育费用等),因此在消费上可能更加谨慎和节制。

    从收入状况看,高收入人群消费信心保持较高水平。消费者信息指数最高的是家庭平均月收入20000元以上的调查对象(127.3),这表明高收入群体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具有较强的消费信心,稳定的收入来源和较高的可支配收入,能够较好地应对经济波动;家庭平均月收入5001-10000元的调查对象(114.6)相较2024年整体基本持平,消费信心相对稳健;最低的是中高收入家庭平均月收入10000-20000元的调查对象(112.0),可能生活中承担一定的压力(房贷、车贷、子女教育等),因此消费信心相对最低,但较2024年(107.8)提升了4.2点;5000元及以下的调查对象消费者信心指数较2024年大幅度降低10.3点,。

    三、消费结构现状分析

    (一)消费者支出结构分析

    调查显示,剩余的钱用于“平常花销”的消费者有32.9%,较去年(32.8%)基本持平;用于“投资理财/储蓄”的消费者有28.1%,较2024年提升5.3个百分点;用于“大宗消费”的有10.2%,较2024年下降3.4个百分点;用于“培训教育”以及“偿还贷款/信用卡/借款”的分别占8.0%和6.9%,较2024年分别下降1.5和0.3个百分点。13.7%的消费者认为“没有剩余的钱”,还有0.3%的消费者选择了其他。以上分析表明,消费者仍保持谨慎消费。

    (二)消费者日常消费结构分析

    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日趋多元化发展,消费结构更新较快。当满足生活基本开销后,选择“家庭外娱乐活动”的消费者比例为61.9%,较2024年下降1.3个百分点;选择“外出就餐”的消费者比例为53.3%,较2024年下降3.7个百分点;选择休假/度假/旅游的消费者比例为38.3%,较2024年提升1.1个百分点;选择“购买新衣服”的消费者比例为35.4%,较2024年提升6.6个百分点;选择“保健产品/服务”的消费者比例为13.9%,较2024年提升3.9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超六成的消费者将资金用于家庭外娱乐活动,这表明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家庭情感培养。通过,休假/度假/旅游、保健产品/服务、购买书刊消费者比例提升可以看出,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保养和精神提升。

    (三)消费者消费计划结构分析

    调查显示,有42.1%的消费者倾向于“有计划的花钱”;其次是31.8%的消费者认为“能省则省”;“视情况而定”以23.1%排在第三;有3.0%的消费者选择了“想花就花”。不同消费者有不同的消费观念和习惯,大部分消费者(超过70%)都倾向于在消费前进行规划或节俭,这表明消费者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在提高,确保支出在可控范围内,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更注重长期利益,而不是短期享乐。

    四、收入结构分析

    (一)消费者投资理财结构

    储蓄和投资依然是慈溪市消费者的主要投资理财渠道,选择“储蓄/存款”的消费者占83.4%,较2024年下降4.6个百分点;选择“投资股票/基金”的消费者占39.3%,较2024年提升4.3个百分点;选择“房产”的占16.0%,较2024年下降6.3个百分点;选择“保险”的占12.9%,较2024年提升0.9个百分点。总体来看,购房意愿较2024年(22.3%)有所下降,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的观望情绪进一步加重;受去年四季度股票市场上涨影响,投资股票/基金消费者比重有所提升,但传统储蓄观念依然比较高。

    (二)消费者工资增长情况

    调查显示,消费者工资较去年相比涨幅成正态分布,近六成(61.5%)的消费者工资与去年持平。其中,“增长20%以上”的消费者占5.9%,“增长10%以上”的消费者占12.7%,两者合计为18.6%;“减少10%以上”的消费者占14.5%,“减少20%以上”的消费者占5.8%,两者合计为20.3%。大部分消费者的工资在过去一年中保持不变,表明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收入稳定性较高。

    五、相关建议

    调查显示居民消费观念相对保守,超七成以上的居民保持能省则省、计划花钱的消费观念,政府消费券以及商场、超市折扣成为居民最想增加的促进消费的方式。调查收集了居民对增加消费信心的诉求和期盼946条,整理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提高居民收入,提振消费信心。有受访者留言:“完善法规政策,让老百姓多渠道增加收入”“收入再增加一些”“增加收入,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收入,增加副业收入”,上述留言反映提高工资成为众多居民的呼声,物价与工资不能实现同比增长,降低了居民消费热情。需要让消费者有稳定的就业预期和收入增长预期,增加消费的“底气”。政府要督促企业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职工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双促进”。

    (二)加强食品监管,提升消费安全。有受访者留言:“改善食品安全,买更安全的食物”“食品安全,可以放心点外卖”“食品安全问题”,上述留言反映,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餐饮行业的监管力度,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持续推广“明厨亮灶”工程,利用AI技术实时监控后厨卫生,提高餐饮行业的透明度。消费者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在选择餐馆时,注意查看餐馆的卫生状况和经营资质。当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应积极维权,向相关部门举报投诉。通过各种渠道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优化旅行环境,实现消费升级。有受访者留言:“有时间多出去旅游,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去外面走走”“旅游环境”“有盈余旅行”,上述留言反映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利用闲暇时间外出旅游成为大众放松身心、拓宽视野的选择。政府要积极推动单位和职工将带薪年休假与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相结合,安排错峰休假;同时鼓励各地探索实施区域一体化文化和旅游消费惠民措施。

    (四)加大对住房市场的支持力度。有受访者留言:“降低房贷公积金利率”“翻新40年房龄的旧房”“房屋建筑安全改造”“提高住房质量”,上述留言反映出受访居民对提升住房质量,加强工程监管的需求。针对高龄旧房问题,目前部分地区正在试点“以旧换新”模式,由政府平台收购旧房并置换新房,激活存量市场‌,也期待试点成功,及时在全国范围推广。针对住房质量提升,住建部门已经实施了一些措施,仍然希望政府加大监管监督,建立长远的质量追责体系。